x
x
楼主: wb61850

一天一点基础(续1)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07: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是一个自由发帖人
俺尽量的不胡说八道
能和大家在一起俺觉得充实和安稳,不象和某些人在一起时的那种感觉(总是感觉背后冒冷气)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08: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b61850 于 2009-9-22 08:38 编辑

xuyaosong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电感电流的记忆效应”问题
什么是电感电流的记忆效应呢?
在685楼的信号波形中,我们假设第一个电压脉冲的上沿到下沿之间的时间充分的长,那么电感器L中的电流就可以按照指数规律上升到稳态值Imax。其实这就是一个阶跃响应的过程,在这个响应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是电感器(包含其电阻)的初始电流,也就是在第一个脉冲上沿时刻以前的电感器中的电流。我们还要注意电感电流的稳态值,即过渡过程结束后电感器中最终达到的电流值。我们知道在阶跃电压作用下,电感电流由初始值到稳态值的过渡过程是按照指数规律变化的,这个过渡过程的快慢决定于电感器的电感量与电阻的比值即时间常数L/R。时间常数是电感器的固有属性,并不因为激励或其他因素而变化(因为我们假设的电感器是线性非时变的)。电感器中的电流在第一个脉冲的下沿时间以后开始下降(减小),由668楼的信号波形我们可以看出,脉冲的低电平期间要小于其高电平期间。也就是说,电感电流还没有按照指数规律减小到零时,第二个电压脉冲的上沿就到来了。第二个电压脉冲到来时,电感器中的电流不等于零,而是等于一定的值I1。我们可以认为I1是一个新的初始值(相对于第一个初值0)。第二个脉冲上沿后,电感电流将在I1的基础上开始上升,最后到达稳态值(即最大值)。
“电感电流不仅决定于当前的电压值,而且决定于全部电压的历史”这就是“电感电流的记忆效应”的原因。
第二个电压脉冲到来后到电感电流由I1到达最大值并不会比第一个电压脉冲时更快些,因为它是从第一个指数上升曲线的某个非零点开始的,是第一个指数上升曲线的部分重复。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08: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艰辛的基础道路上,有850与您同行
我力微薄,但也尽力而为。
一起学习、共同进步!OY、OK、OL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08: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这里是850XX,欢迎大家批评、指教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08: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大家一定要注意“用电必须安全”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08: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就到这里,到这里吧,850.....
发表于 2009-9-22 16: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850的详细讲解。按照您所说的,“第二个电压脉冲到来后到电感电流由I1到达最大值并不会比第一个电压脉冲时更快些,因为它是从第一个指数上升曲线的某个非零点开始的,是第一个指数上升曲线的部分重复。”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既然第二个电压脉冲开始的时候电流有一个初始值,而第二个电压脉冲和第一个电压脉冲的时间相同,那么电感电流在第二个脉冲内由于有初值,其在脉冲结束的时候的电流应该与第一个脉冲结束处的电流有所不同,因为接近稳态,所以从图上是不是看不出什么区别?如下图中红色圆圈标示。
aaaaa.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20: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xuyaosong好,大家晚上好
看得出xuyaosong是一个认真的人,学电子的就要这样的素质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20: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b61850 于 2009-9-22 20:19 编辑

有一点我先说明一下
大家不要以为我是在教大家什么,我们是同步学习,一起进步的
如果大家不是那么喜欢基础问题,我是不会这样盖什么高楼的
大家可能更对“单片机”、“射频通信”、“各种协议”等更感兴趣,因为这些东东更现实些,来钱更快些。大家这样想也没有什么错。“以经济效益为主吗”,哈哈
我从来没有否认“钱”这种东东的重要性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20: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如此,我也不怕范什么错误了。因为在知识面前我们都是学生
我有我的论证方法,即使是不成熟的甚至是幼稚的,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们是在探索之中
所以呢,我就欢迎大家踊跃拍砖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20: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850是一个很能忽悠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20: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xuyaosong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
我们现在来探讨一下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20: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b61850 于 2009-9-22 20:48 编辑

大家想迫切掌握基础知识的这种心情呢,我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我劝大家不要着急,因为我二十年了都不着急撒。
二十年前,我端详着电感器;二十年后,我还在想电感器是什么呢?
人生有几个二十年?
年轻的朋友们路还长着呢,着急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20: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OK,我们不扯蛋了,我们进入正题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20: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呢,大家看我的帖子要有充分的耐心
知道它们怎么说我吗?
“学痴+脑子有病”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20: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呢,我们采用“归一化参数”比较详细的分析一下“RL电路的过渡过程”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21: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请看上面的这个图片
这个电路中电感器(线圈)是采用的归一化参数,即线圈的电感量等于1H,电阻值等于1欧姆(这个电阻值是线圈的导线电阻)。那么我们就不难得到,这个电感器的时间常数等于1秒(时间常数等于L/R)。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21: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有了一个归一化的线圈,还要有一个电源作为激励
那么我们就采用理想的“脉冲电压源”来作为激励把。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21: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OK,这就是我们要用到的理想的脉冲电压源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21: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的这个理想的脉冲电压源的主要参数:
它的初始值为0V,脉冲幅度为1V,延迟时间为0.5秒。
脉冲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趋于零,脉冲周期=20秒,脉冲宽度=10秒。那么它的占空比就等于:脉冲宽度/脉冲周期=10/20=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