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9-22 08: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b61850 于 2009-9-22 08:38 编辑
xuyaosong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电感电流的记忆效应”问题
什么是电感电流的记忆效应呢?
在685楼的信号波形中,我们假设第一个电压脉冲的上沿到下沿之间的时间充分的长,那么电感器L中的电流就可以按照指数规律上升到稳态值Imax。其实这就是一个阶跃响应的过程,在这个响应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是电感器(包含其电阻)的初始电流,也就是在第一个脉冲上沿时刻以前的电感器中的电流。我们还要注意电感电流的稳态值,即过渡过程结束后电感器中最终达到的电流值。我们知道在阶跃电压作用下,电感电流由初始值到稳态值的过渡过程是按照指数规律变化的,这个过渡过程的快慢决定于电感器的电感量与电阻的比值即时间常数L/R。时间常数是电感器的固有属性,并不因为激励或其他因素而变化(因为我们假设的电感器是线性非时变的)。电感器中的电流在第一个脉冲的下沿时间以后开始下降(减小),由668楼的信号波形我们可以看出,脉冲的低电平期间要小于其高电平期间。也就是说,电感电流还没有按照指数规律减小到零时,第二个电压脉冲的上沿就到来了。第二个电压脉冲到来时,电感器中的电流不等于零,而是等于一定的值I1。我们可以认为I1是一个新的初始值(相对于第一个初值0)。第二个脉冲上沿后,电感电流将在I1的基础上开始上升,最后到达稳态值(即最大值)。
“电感电流不仅决定于当前的电压值,而且决定于全部电压的历史”这就是“电感电流的记忆效应”的原因。
第二个电压脉冲到来后到电感电流由I1到达最大值并不会比第一个电压脉冲时更快些,因为它是从第一个指数上升曲线的某个非零点开始的,是第一个指数上升曲线的部分重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