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b61850

从零开始学电子之基础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06: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大家请看这个电路
三个电阻R1、R2和R3是并联的关系,电源Icc是恒流源,它的输出电流为1A。
为什么我们要采用恒流源呢?这主要是为了说明并联电阻电路的特点。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电路的总电阻。
设:G1=1/R1;G2=1/R2;G3=1/R3,即我们把电阻变换为电导。
那么:G=G1+G2+G2 是总电导。
则,R=1/G 就是三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
我们带入数据看看。
G1=1/1000=0.001S=1mS;G2=1/2000=0.0005S=0.5mS;G3=1/3000=0.000333S=0.333mS。
G=G1+G2+G3=0.001+0.0005+0.000333=0.00183S=1.83mS。
R=1/G=546 欧姆
大家可以发现,并联后的总电阻值小于任何一个并联电阻的值。
请大家注意,以上值均为近似值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06: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大家请看这个电路
在这个电路中,我们在各个支路中串入了电流表。大家可以看到电流表所显示的电流值,即Icc、IR1、IR2和IR3。
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特点:在并联电阻电路中,支路的电导越大则支路的电流越大。请大家注意,在这里是电导而不是电阻(电导与电阻是互为倒数的关系)。
如果我们以支路电流作为变量,则有以下关系:
IR1=(G1/(G1+G2+G3))*Icc=(G1/G)*Icc;
IR2=(G2/(G1+G2+G3))*Icc=(G2/G)*Icc;
IR3=(G3/(G1+G2+G3))*Icc=(G3/G)*Icc.
其中,Icc为总电流,IR1、IR2和IR3分别为R1支路、R2支路和R3支路的电流。G1、G2和G3分别是R1、R2和R3的电导,G=G1+G2+G3 是总电导。
这就是并联电阻电路的基本特点——分流。支路电流的大小与支路的电导大小成正比。
从图中大家还可以发现:Icc=IR1+IR2+IR3 。即: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或者我们说:Icc-IR1-IR2-IR3=0。即: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零。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07: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电阻的混联”示意图。
这其中既有电阻的串联也有电阻的并联,因此称为“混联网络”
请大家注意:混联网络的总电阻、各节点(两条以上支路的交汇点)电位(对地电压)以及各支流电流
还有,各电压及电流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即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我们在上面谈到过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07: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平有限,错误难免。欢迎批评指教,谢谢
今天就到这里
再见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07: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题:为什么串联可以分压,并联可以分流呢?
请回答
发表于 2010-1-24 20: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告WB斑竹,这个问题俺深有体会
如果压力很大和话,两头猪来背,一头猪就分担一半的压力,这就是分压。
如果河水很大的话,就在开一条河,把水引到其他的河流中去,这就分流。
嘿嘿,回答完毕
发表于 2010-3-21 16: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无止境啊,要好好向大家学习啦
 楼主| 发表于 2010-3-24 20: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
春天来临,夏天快到。你准备好了吗?
俺终于度过了满长的严冬
 楼主| 发表于 2010-3-24 20: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OK,我们将继续漫长的旅程,一直到冬天的在次来临
 楼主| 发表于 2010-3-25 23: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
 楼主| 发表于 2010-3-25 23: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楼主本着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的原则在这方宝地盖高楼,以谋求共同的发展和进步。如有得罪诸位高人的地方还望海涵!
俺的水平很低,错误是难免的!一切言论仅供大家参考!如果对大家有些许帮助或促进,俺将无限荣幸!
最后声明一点,本人在网络上的一切行为决无任何商业目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3-25 23: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指教!欢迎批评!欢迎拍砖!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0-3-25 23: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我们要暂时脱离一下课本
我们要谈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
就是一个“系统”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00: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同志可能会笑话我,你还谈系统?你是猪鼻子上插大葱,装象吧,哈哈。
对于这样的同志我是不会生气的,因为我的水平本来就很低。但是我敢于把自己的认识说出来和大家分享,敢于向大家学习、请教。至于水平我觉得都是次要的,只要尽力就可以了,对吧?
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00: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同志可能会说,你对新手谈系统,是不是“穷显摆”阿
我的意思是:系统也是基础
特别是对于文化比较低的人来说,不对系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的话,将会在技术的道路上遇到很多阻碍,而且可能无法逾越。
我不是在这里“穷显摆”,也没有啥可显摆的。就是在这里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00: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不准备谈的太宽,因为主要是俺的水平达不到
我们主要就是谈一下“线性非时变系统”。
我们不准备做各种数学推导和变换,因为有的时候会把我变晕
但是大家要知道数学的重要性,它是一种理论基础。很多东西都是构建在数学基础上的,这点请大家明确。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00: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用的方法是用软件模拟,给出直观的结果
但愿我能够把问题说清楚,也但愿大家能明白我说的是什么
然水平有限,可能大家还是一团糊涂。嘿嘿,那俺的水平就这样了哦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00: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的软件是“Multisim Analog Devices Edition”。这是一个免费的软件,大家可以到ADI官方网站上下载
免费的软件只能用于学习目的,不能用于商业目的。嘿嘿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00: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OK,花絮已经结束,我们进入正题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01: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请看这个网络
我想大家不会陌生这个网络。没错这是一个低通滤波器
那么这个网络和系统有啥关系?
我们可以说虚线框内的就是一个系统
诚然,构成这个系统的元件是线性非时变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