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关键词:
Linear
电源模块
Avago
EDA
比较器
手机版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登录
|
免费注册
首页
新闻
新品
文章
下载
电路
问答
视频
职场
杂谈
会展
工具
博客
论坛
在线研讨会
技术频道:
单片机/处理器
FPGA
软件/编程
电源技术
模拟电子
PCB设计
测试测量
MEMS
系统设计
无源/分立器件
音频/视频/显示
应用频道:
消费电子
工业/测控
汽车电子
通信/网络
医疗电子
机器人
当前位置:
EEChina首页
›
论坛
›
新手园地
1 ...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 68
/ 68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楼主:
wb61850
一天一点基础(续1)
[复制链接]
wb61850
wb61850
当前离线
积分
111515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 09: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贸泽电子有奖问答视频,回答正确发放10元微信红包
大便斑竹与你同行
大便版主就是俺——wb61850!
因为2009年俺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俺的手机掉到了大粪池里!
哈哈.....
不过,俺还是把手机捞上来并修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b61850
wb61850
当前离线
积分
111515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 09: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学电的意义之一:如果手机不小心落入粪池中,可以把它打捞起来,并自己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b61850
wb61850
当前离线
积分
111515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 10: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请大家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周围的“弱势群体”。希望大家能够尽可能的地帮助他们(她们)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b61850
wb61850
当前离线
积分
111515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 10: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OK,我们继续学习
咋的,元旦也不休息啊
没错,兄弟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b61850
wb61850
当前离线
积分
111515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 10: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这里是大便斑竹——wb61850免费主持的“850XX”
欢迎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OY、OK、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b61850
wb61850
当前离线
积分
111515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 10: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1953年,物理学家、思想家爱因斯坦在总结中国为什么没有近代科学,而西方的近代科学却发展飞快时指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西方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德几何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的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令人奇怪的倒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部做出来了。”
——摘自某网络书籍(书名俺忘了)
所以,大家要对“形式逻辑”重视一下。俺以为呢,就是数学。
当然,大家还要对系统的实验重视起来。
国人的仿造能力是世界第一的。这到底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呢?还是值得我们反省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b61850
wb61850
当前离线
积分
111515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 10: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是研究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b61850
wb61850
当前离线
积分
111515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 10: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鄙人无意在此大谈数学
因为鄙人的数学基础实在是拙劣的很,所以就不敢谈啥数学,也没有资格谈。
不过是想强调一下“空间形式”这个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b61850
wb61850
当前离线
积分
111515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 11: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空间形式”
我们学电的人,应该对空间形式这个概念比较理解
为什么?
因为在我们的思维空间,不仅要有三维的观念,而且要有“第四维”。
三维的观念好理解。比方说,一部手机、一台汽车、一个建筑物它们都是三维的。
那么“第四维”呢?
在俺看来,这里的第四维就是指的以各种形式客观存在的“场”。
学电的人与学机械工程或者土木工程的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前者比后者多了一维。
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对一般形式上的三维世界有所认识,而且要对第四维的“场”世界有所认识。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对看的见、摸得着的东东有所认识;还要对看不见、摸不着的东东有所认识
所以,学电的人可能较学其它专业的人比较敏感。这是“电”这种特殊的事物所决定的。因为他们需要四维的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b61850
wb61850
当前离线
积分
111515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 11: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大家不要理解为学电的人是“神经过敏”
这样的理解是不对的
那么怎样理解呢?
应该理解为“对电比较敏感”
比方说,更容易被电击,我就有这样的感受。例如,经常被商场里的存物柜电击(估计是存物柜接地不良所致),而其他的人就基本没事。所以,俺现在一存物就心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b61850
wb61850
当前离线
积分
111515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 11: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四维思想”和被电击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以上的例子仅是一个玩笑而已
“思想决定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b61850
wb61850
当前离线
积分
111515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 11: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伟大的科学家们从小就充满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幻想
这些在常人看来近乎于发疯的想法,却成就了他们以后的伟大成就
所以,我们有时需要幻想(总比没有想法要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b61850
wb61850
当前离线
积分
111515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 11: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可能惊喜的发现“俺终于有了一点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b61850
wb61850
当前离线
积分
111515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 11: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错,很多成就都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的
所以,大家要勇于幻想、大胆幻想
问题是唯一的,问题的答案以及解答问题的方式不是唯一的。我们要努力寻求第N种方法和解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b61850
wb61850
当前离线
积分
111515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 12: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俺花费了一点时间查阅了国内外的一些关于“电磁场”的教材
总的感觉是,在电磁场基础理论方面,国内外的教材相差不大。
当然,俺还是喜欢看国内的教材(虽然很优秀的不多)。为啥?因为俺的英语水平是很笨拙的,不过是能熟练的背诵26个英文子母而已
即便是中国的教材,俺也对那里面的高深莫测的高等数学心存恐慌。为啥?因为,俺的数学水平也是很低洼的
大家知道,俺的学习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为啥?因为,俺要去捡垃圾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b61850
wb61850
当前离线
积分
111515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 1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便俺水平是如此低洼,俺还是要谈一点看法
大道理不说了,咱们就说说“学电的离开场行不行?”
我为什不愿意去搞设计?
那是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水平很低,没有能力去搞设计
一个电子设计师(或者称之为电子工程师)在我眼里是非常崇高的。
为啥?因为一个我心目中的电子工程师,他(她)所要掌握的知识不亚于一个大学的教授,没有至少十年以上的努力,是达不到这样的水平的。相比较之,我的那点水平实在是低洼啊!所以,我不敢搞设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b61850
wb61850
当前离线
积分
111515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 13: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大家不信,大家可以做一下这样的观想
要求不算很高,我们就说电路。
从直流到1000MHz、从路到场,不论模电或数电,请你掌握一下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b61850
wb61850
当前离线
积分
111515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 13: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可能会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没错,的确是非常困难。因为涉及的知识面太多、太深
所以,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电子工程师,必须要做好长期学习、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b61850
wb61850
当前离线
积分
111515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 13: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我们回到这个“学电的离开场行不行?”问题
我的感觉是:学电的离开场不行
为啥?
因为“电”本身就是建立在“场”的基础上的。比方说电压、电流、功率等基本概念都是建立在场的理论上的。
学电的不学场或者不知道场,那么就象是盖高楼不打地基一样。那么后果呢,是可想而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b61850
wb61850
当前离线
积分
111515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 13: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平有限,错误难免,一切言论,仅供参考
欢迎大家批评、指教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下一页 »
1 ...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 68
/ 68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PCB设计
汽车电子
电工杂谈
FPGA/CPLD
STM32 DIY
电源技术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