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官方声明:芯片不存在后门、终止开关及监控软件
发布时间:2025-8-6 10:21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英伟达
8月6日凌晨,英伟达(NVIDIA)通过中文官网及全球渠道发布正式声明,针对近期关于其芯片存在“后门”“终止开关”或“监控软件”的质疑,公司首席安全官大卫·雷伯(David Reber)明确表示:“英伟达芯片中不存在也不应该设置终止开关和后门。这些绝不是构建可信系统的方式,也永远不会是。”该声明是对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7月31日约谈要求的直接回应,此前网信办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有关规定,要求英伟达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潜在安全风险进行说明并提交证明材料。 英伟达在声明中详细阐述了其技术立场与安全原则。公司强调,尽管部分专家和政策制定者提出在硬件中嵌入“终止开关”或内置控件以降低误用风险(例如远程禁用GPU的极端假设),但英伟达始终拒绝此类设计。“将后门和终止开关硬编码到芯片中,可能为黑客和敌对势力提供可乘之机,破坏全球数字基础设施的稳定性,并严重损害业界对领先技术的信任。”声明指出,这种做法不仅违背网络安全基本原则,还可能引发不可逆的安全漏洞——正如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推出的Clipper芯片项目,其内置密钥托管系统允许政府后门访问,最终因安全缺陷暴露而彻底失败,成为全球网络安全领域的经典教训。 针对外界将智能手机的“查找我的手机”或“远程擦除”功能类比为GPU终止开关的猜测,英伟达明确驳斥称,此类软件功能完全由用户主动选择和控制,与硬件层面的强制干预存在本质区别。“硬件后门是用户无法察觉且无法绕过的永久性缺陷,其风险远超软件工具的可控性。”声明进一步解释,英伟达始终支持开放、透明的软件生态,在用户充分知情并同意的前提下,提供包括诊断、性能监测、错误报告及系统修补在内的合法服务,但这些功能均通过标准化接口实现,绝非隐藏于芯片底层的非法控件。 从技术实践层面,英伟达重申其数十年来的安全设计理念:产品安全性必须通过“严格的内部测试、独立第三方验证及全球网络安全标准的全面合规”来保障。公司强调,“强大的安全性建立在‘深度防御’原则之上——通过叠加多重独立保障措施,确保任何单点漏洞均无法破坏系统整体功能。”这一理念贯穿于英伟达从消费级GPU到数据中心级AI芯片的全系列产品线,包括此次引发争议的H20算力芯片。作为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特供版”AI加速器,H20基于上一代Hopper架构开发,虽因美国出口管制限制性能略低于最新Blackwell架构芯片,但仍凭借领先的软件生态兼容性及相对优异的垂类模型训练/推理能力,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应对大模型开发需求的重要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声明不仅是英伟达对单一产品安全争议的技术回应,更折射出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加剧背景下的信任博弈。自2022年起,美国政府陆续出台多轮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措施,迫使英伟达推出A800、H800及H20等符合监管要求的“中国特供版”芯片。其中H20凭借对英伟达软件生态的支持及较低的AI开发成本,在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爆火后成为市场抢手货,甚至有消息称其累计订单金额一度接近180亿美元。然而,随着美方进一步研究为AI芯片植入更精准的定位追踪技术(如通过软件或硬件改造强化流向监管),以及中国本土AI芯片产业加速替代(伯恩斯坦预测2027年中国AI芯片国产化比例将飙升至55%),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压力与合规挑战持续升级。 英伟达在声明中隐晦提及这一复杂局势,强调“故意削弱关键基础设施绝不应该成为政策选项”。公司呼吁各国政府与企业共同维护开放、安全的全球数字供应链,而非通过单边技术封锁或强制植入后门的方式制造割裂。“几十年来,政策制定者始终支持业界打造可靠硬件的努力,政府也拥有合法工具保护国家与消费者利益——但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尊重技术规律与商业信任的基础上。” 截至发稿,中国网信办尚未公布对英伟达此次回应的最终审查结论,但市场普遍关注这一事件对全球AI芯片格局的深远影响。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