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正式将中国市场移出收入预测范围
发布时间:2025-6-13 10:38
发布者:eechina
6月12日,英伟达(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巴黎举行的技术会议上宣布,受美国对华芯片出口限制持续加码影响,公司将从财务预测中彻底剔除中国市场。这一决定标志着英伟达战略重心发生重大转变,也折射出中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博弈已深刻影响全球科技产业格局。 核心决策:放弃中国市场财务预期,损失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英伟达官方表态及近期财报数据: 财务切割:黄仁勋明确表示,“已告知投资者和股东,未来所有收入及利润预测将不再包含中国市场”。这一调整直接反映美国出口管制政策对公司业务的长期冲击。 损失升级: 2025年第一季度(截至4月27日),因H20芯片销售受限,英伟达已计提45亿美元库存及采购承诺损失; 第二季度(截至7月)预计额外损失80亿美元营收,占其2026财年预期收入的近五分之一; 中国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12.5%(171亿美元)骤降至几乎归零,2024年同期中国区收入曾达103亿美元(约合750亿元人民币)。 黄仁勋强调:“美国出口管制的实际效果与目标背道而驰——它未能阻止中国获取算力,反而让美国企业付出了惨痛代价。” 背景解析:中美AI芯片战升级下的被迫选择 政策高压: 2025年4月,美国商务部要求英伟达H20芯片对华销售需额外许可,实质上封杀该型号(专为合规设计的低端AI芯片); 此前拜登政府已限制H100/H200等高端芯片出口,特朗普政府延续并强化了这一政策。 市场反噬: 中国客户在禁令生效前大规模囤货,导致英伟达Q1报表短暂虚高,但后续增长乏力; 华为等本土企业加速替代,DeepSeek等初创公司通过H20芯片训练的AI模型已威胁美国技术领先地位。 企业博弈: 黄仁勋多次公开反对出口管制,称“全球一半AI研究者在中国,放弃他们会削弱美国创新生态”; 英伟达转向欧洲市场,计划建立首个工业级AI云计算平台,并依托Blackwell芯片巩固高端客户(如云服务商)。 行业震荡:供应链重塑与技术标准之争 短期阵痛:分析师预估英伟达2026财年营收或下调10%-15%,市值波动加剧; 长期变局: 中国加速国产替代,华为昇腾系列芯片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美国企业面临两难:遵守禁令可能永久丢失中国市场,游说放松限制又恐遭政治反弹。 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透露,政府或放宽部分中端芯片管制,但高端AI芯片限制“不会有任何松动”。 黄仁勋在采访中重申:“我们必须接受现实——美国已无法主导全球AI算力分配。”其言论凸显跨国科技公司在大国竞争中的脆弱性。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