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虹半导体2025年Q1业绩发布: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6%,研发投入激增37%助力技术升级
发布时间:2025-5-12 15:03
发布者:eechina
5月8日,晶圆代工企业华虹半导体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数据显示,公司当季实现销售收入5.40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9.13亿元),同比增长17.6%,环比增长0.3%,延续了自2024年以来的稳健增长态势。尽管净利润因研发投入和折旧成本上升承压,但公司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收入稳健增长,中国区贡献超八成 2025年第一季度,华虹半导体销售收入达5.409亿美元,主要得益于付运晶圆数量增加及产品结构优化。分区域看,中国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0%,占总收入比重达81.8%,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北美和亚洲其他地区收入分别增长22.0%和9.4%,而欧洲及日本市场因需求波动出现下滑。 从业务板块看,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独立式非易失性存储器等产品的收入显著增长,其中独立式非易失性存储器业务收入同比大增38.0%,主要受益于闪存产品需求回升及车规级MCU(微控制器)出货量提升。公司车规级MCU已通过AEC-Q100认证,深度绑定比亚迪、蔚来等车企,2024年汽车电子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3.57%,预计2025年将突破50亿港元。 毛利率同比提升,净利润短期承压 尽管收入增长,华虹半导体当季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公司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76.34万元(约合380万美元),同比下降89.73%,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研发投入激增:一季度研发投入达4.77亿元,同比增长37.21%,占营收比例提升至12.19%,主要用于先进制程及特色工艺的研发; 折旧成本上升:无锡制造项目产能爬坡导致折旧开支增加,部分抵消了产能利用率提升带来的毛利改善; 财务费用增加:外币汇兑损失及利息收入减少导致财务费用同比激增345.95%。 尽管如此,公司毛利率仍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至9.2%,主要得益于产能利用率维持在102.7%的高位(较上季度微降0.5个百分点),反映出市场需求的持续强劲。 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双轮驱动 华虹半导体在业绩报告中强调,无锡制造项目的产能爬坡进度符合预期,未来将与上海三座8英寸晶圆厂形成柔性产能配置,进一步满足客户需求。公司预计,随着产能释放和产品结构优化,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收入将达5.5亿至5.7亿美元,毛利率区间为7%至9%,显示出对市场需求的谨慎乐观。 在技术领域,华虹半导体持续加大投入,重点布局以下方向: 先进制程:推进12英寸特色工艺平台的研发,覆盖功率器件、模拟与电源管理、逻辑与射频等领域; 车规级芯片:深化与车企的合作,扩大车规级MCU及功率器件的市场份额; AIoT芯片:针对人工智能与物联网需求,开发低功耗、高集成的特色工艺产品。 行业分析:特色工艺代工需求旺盛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2024年全球晶圆代工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2%,2025年预计增长20%,主要受AI、汽车电子及消费电子复苏驱动。华虹半导体作为全球前十的晶圆代工企业,凭借其多元化的特色工艺平台,在功率器件、模拟芯片等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机构预测,随着无锡项目产能释放及研发投入转化,华虹半导体有望在2025年恢复盈亏平衡,2026年毛利率提升至12%。公司总裁兼执行董事白鹏表示:“华虹将坚守特色工艺定位,加快有效产能扩张,同时通过精益管理降低供应链风险,提升长期竞争力。” 未来展望:锚定长期价值,深化全球布局 面对全球半导体行业的结构性机遇,华虹半导体提出三大战略方向: 技术深耕: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12英寸特色工艺平台向更先进节点迈进; 市场拓展:巩固中国区市场优势,同时扩大北美、亚洲其他地区的客户覆盖; 生态协同:与上下游企业共建开放创新平台,加速技术成果产业化。 尽管短期净利润承压,但华虹半导体的长期增长潜力获得市场认可。随着无锡项目产能逐步释放、车规级芯片需求爆发及AIoT市场扩容,公司有望在特色工艺代工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注入新动能。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