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三星2纳米量产技术良率达40-50%,全力押注技术突围重振代工业务
发布时间:2025-5-12 09:30
发布者:eechina
韩媒 munhwa 5月9日发布最新报道称,全球半导体代工巨头三星Foundry为扭转近年来持续亏损的颓势,正全力押注最尖端的2纳米(2nm)半导体量产技术,并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三星2nm工艺的良率已达到40%-50%,但仍低于业界公认的稳定量产门槛(60%以上)。这一数据标志着三星在先进制程竞赛中迈出关键一步,同时也凸显其面临的严峻挑战。 三星重押2nm:技术突围能否扭转颓势? 韩媒指出,三星Foundry近年来的代工业务深陷亏损泥潭,累计赤字高达数万亿韩元。为挽救市场份额并重塑竞争力,三星将2nm工艺视为“翻身关键”。此次公布的良率数据表明,三星在EUV光刻与GAA(环绕栅极)晶体管技术上的研发投入已初见成效。 据业界分析,三星计划通过2nm工艺生产下一代移动处理器Exynos 2600,并搭载于2026年发布的Galaxy S26系列智能手机。这一策略不仅彰显其技术雄心,更试图通过与移动端龙头产品的绑定,撬动高端市场。然而,业内人士对40%-50%的良率提出质疑,认为其距离台积电已超60%的良率仍有显著差距。 竞争加剧:台积电占据先发优势 就在三星宣布技术突破的同时,行业龙头台积电已率先锁定苹果、AMD、高通等大客户,并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启动2nm量产,次年实现满载运营。据韩媒披露,台积电2nm工艺的良率已超60%,远超三星,且在成本控制与产能规模上持续扩大优势。 “三星在技术节点上的激进推进,反映出其对市场份额的急切渴望,但良率与产能仍是其绕不开的两大难关,”半导体行业分析师李在贤向munhwa表示。他进一步指出,台积电已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立2nm前沿工厂,并通过捆绑大客户订单形成护城河,而三星的代工订单则因良率问题频频流失,包括此前被曝取消的AMD 4nm订单。 2nm背后的“生死博弈”:良率与市场的双重考验 韩媒分析指出,2nm不仅是技术迭代的关键节点,更是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的关键转折点。 技术门槛高企:2nm工艺需兼容高密度晶体管(GAA架构)与背面供电技术(BSPDN),而三星当前40%-50%的良率仍需进一步优化,才能满足大规模量产需求。 市场博弈激烈:台积电通过绑定苹果等头部客户提前锁定订单,而三星则面临产能利用率不足与客户流失的双重压力。 地缘风险叠加: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推动半导体供应链“去三星化”,迫使AMD等企业转向台积电位于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工厂。 长期挑战:三星如何破局? 尽管三星在2nm技术上取得进展,但其代工业务仍面临多重挑战: 技术信任危机:3nm工艺良率长期低迷(不足50%),导致高通、英伟达等核心客户转向台积电,若2nm良率无法快速提升,恐重蹈覆辙。 成本压力:韩媒预测,三星2nm产线的制造成本较台积电高15%-20%,这将削弱其市场价格竞争力。 生态短板:台积电通过绑定苹果、英伟达等大客户形成完整生态,而三星缺乏类似的战略合作伙伴,导致其高端代工订单持续萎缩。 结语:2nm是救赎还是陷阱? 三星的2nm技术突破是否能够拯救其代工业务?韩媒评论称,这取决于三星能否在短期内将良率提升至60%以上,并通过成本控制与产能扩张稳固市场信心。然而,面对台积电的先发优势与日益收紧的地缘博弈,三星的突围之路仍充满变数。 正如半导体行业分析师所言:“2nm是一场豪赌,三星要么借此重生,要么在巨额投入中进一步沉没。”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