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b61850

从零开始学电子之基础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6: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谢谢大家!三扣球!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6: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鄙人不才,自己画了一张51单片机P1端口结构方框图。水平有限,错误难免。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6: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放大的部分之一。请大家注意“P1”是属于特殊功能寄存器,它位于“SFR”区,字节地址是90H(H是十六进制数的后缀)。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6: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放大的部分之二。错误是难免的,仅供大家参考。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7: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P1端口的一位P1.x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7: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p1口的小贴士。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7: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p1口的工作原理等稍后分析。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3: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我们继续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3: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呢我们将要学习一下51单片机p1口的结构原理。
大家请看一下上面的p1口框图和p1口一位p1.x结构原理图。
我们将重点叙述p1口的结构原理以及相关的事项。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3: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知道“电”这种事物是非常抽象的,但是抽象并不等于它不存在。“电”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当然就有它的客观规律性了。呵呵
集成电路的引脚(或端子)是集成电路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集成电路的引脚是我们可以看得见、摸的着的硬件。
掌握集成电路端子特性无非就是掌握引脚上(或端子)电压、电流的特性。
在这里我们要强调一点既普通而又非同寻常的事实,什么呢?
就是————————集成电路的引脚是由“金属”材料制作的。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不是废话吗。
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3: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大家能跟上鄙人的进度。
鄙人不仅自己要学会修理电饭锅,还要让大家也学会修理电饭锅。当然,这里的电饭锅不是指一般的电饭锅,也不是二般的电饭锅,而是含有单片机的电饭锅。
仿照一段广告词:“在这短短的7天里,不是让你学会一种电饭锅的修理技术;也不是让你学会一种品牌电饭锅修理技术,而是让你掌握所有电饭锅修理技术。绝不让你的250白花”。
当然以上是个玩笑撒,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4: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鄙人自从混迹网络江湖以来,发布的技术帖子数以千计。
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一篇帖子是重复的。
以后也不会有重复的帖子。
当然,目的只有一个: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总之,大家一定要跟上哦。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4: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窗外是黑夜,黎明快来临。
心不在孤寂,在这网络的空间里,有你、有我,有e。
与e同行,与你同行。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4: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OK,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P1口的第一种工作方式——输出方式。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4: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图呢说明了“输出方式”时信号的流向,即由单片机到负载。这里的负载具有广义的含义,不单指负载电阻。例如负载也可以其它的单片机等。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4: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着重介绍p1口的一位信号传输流程。
即p1.x(这里的x可以是0~7)信号传输流程。
清楚了一位信号传输流程,其它的位就不难理解了,因为它们是属于“并列”的结构。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4: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请看,这是单片机p1.x输出“1”时的信号流程。
下面,我将详细的叙述该流程。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5: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在芯片内部数据信号(红色)建立(在此设为高电平1),然后写使能信号有效。在锁存器的输出端出现两路“互补信号”。Q端的信号是与输入信号同相的(在此为高电平1),该路信号送缓冲器2;~Q信号是与输入信号反相的(在此为低电平0),此路信号送场效应管的栅极。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5: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上所述,反相信号~Q=0(低电平)作用于场效应管的栅极,将使场效应管V1截止。V1截止相当于开关的断开,或者称之为“未导通”。我们用虚线画V1,以表示其未导通状态。V1截止(未导通)使其漏极到地(GND)之间呈现很大的电阻,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开路。而此时的漏极正是信号的输出端子p1.x,因此p1.x呈现高电平“1”。
其实,大家也可以看得出来,R和V1构成了一个反相器。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5: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V1和R构成的反相器。
反相器输出与输入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相反的关系(非逻辑)。例如输入为1,则输出为0;输入为0,则输出为1。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