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b61850

从零开始学电子之基础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9: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呢先自我介绍一下咯,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20: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叫吴滨,男,属牛,今年38岁了,呵呵。
我呢,也是奔4的人了,呵呵。比起在座的大多数朋友们年龄都大些。
小弟弟、小妹妹们可以叫我老大哥了。呵呵
虽然我年龄比较大了,但是鄙人长相还不算丑陋,哈哈。
当然俺到这里来决不是找朋友的哦,因为俺有老婆。呵呵
所以呢,请大家不要在这里谈男女之间感情之类的问题咯,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20: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出生于风景秀丽的湘西,呵呵。
我的爸爸是北方人,我的妈妈是南方人。也可以说我是“南北杂交品种”咯,呵呵
我呢,从小和父母转战祖国的大江南北(修铁路呗,呵呵)。去过不少地方咯。呵呵
从小到大,在湖南、贵州、江西、福建、河南、安徽等省都住过的哦(不要说俺是盲流啊),呵呵
最后,到了十几岁的时候我们就落脚到了山东。呵呵
所以,人家问我是哪里的人呢?
我就很难回答了,呵呵。
我就说:“我是中国人啊,我的故乡在中国”。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2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俺的学历是中专咯。呵呵
“电子”呢是我的业余爱好,呵呵。
“专业就是打扫厕所撒”
当然是开玩笑的了,呵呵。
鄙人的专业是什么呢?呵呵
不知道,哈哈。真是不知道撒。俺干过的工种很多咯。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20: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高兴能在网络上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咯
老大哥什么也没有咯,只有一颗火热的心哦。
但愿我们的努力能带来我们共同的进步。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ok,大家请看这张图。
这张图的意思是,我们将要做一下单片机在输出高电平1时,端子的拉电流负载特性。
电压表、电流表的接法如图中所示。电流的方向以标注在图中。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21: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可能看出来了,为什么要在1的旁边打一个?号。呵呵
这是因为,单片机端子上的电压是1(高电平)或者是0(低电平),不仅仅决定于单片机向端子输出的是1或者是0。还决定于端子的负载情况。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21: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大家看到了,图片中的蓝色的方块东东是“精密多圈电位器”,它的阻值是100K欧。我们把它用作原理图中的可变电阻器Rw(将它的两只引脚短接,就构成了一个可变电阻器)。它的价格几毛钱一个,呵呵。
旁边的是些插座、插头之类。用来接通电压表,电流表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电路中,电压表是并联在负载两端的。电流表则是与负载串联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22: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当负载Rw为100K欧时,p1.5端子的电压和通过Rw的电流。
左边万用表显示的是p1.5端子上的电压值(V),右边万用表显示的是通过负载电阻Rw的电流值(单位是uA)。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候单片机向p1.5端子输出的是高电平1(大于或等于2.4V)。显然,在负载Rw=100K 时,端子上的逻辑电平是1(4.64V大于2.4V)。
原理图请参照“807楼”。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22: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呢,我们逐步减小Rw的值,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00: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回才是《真的动了心》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_zwOxkEakeE/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00: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大家看到这张图了吗?这是俺用了2个多小时作出来的哦。
这张图清楚的表明了p1.5端子在输出高电平时的负载特性。
它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1. 当负载电阻Rw大于10K欧时,输出端是逻辑高电平1(大于2.4V);当Rw小于10K欧后,输出电压低于2.4V,低于规定的值,这时输出的逻辑电平变为0。
2. 由图表中端子电压随负载电阻变化之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在芯片内部的“上拉电阻”其结构远非一个普通电阻接电源Vcc那么简单。呵呵
3. 芯片输出缓冲级中含有“施密特触发器”电路。因为在特性曲线中出现了“滞回特性” 。呵呵
4. 端子电压与负载电阻之间是明显的非线性关系。进一步说明,芯片内部的输出级具有复杂的结构。
5. “拉负载能力”较弱。在使用中应限制最小负载电阻值(或者限制最大输出电流),以免出现逻辑混乱。呵呵

水平有限,错误难免。一切言行,不足为据,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01: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就到这里,就到这里吧,一休哥……。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6-15 23: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
祝大家端午节乐。
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6-15 23: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什么是真实的呢?
呵呵,你说呢?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hsN1JtDnLs/
 楼主| 发表于 2010-6-15 23: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鄙人发现一个问题,请大家注意。
大家在使用万用表的时候,一定要事先检验一下,看看它的精度是否在要求的范围内。
因为我今天检验了几块万用表。以我的要求来看,它们全都不合格。因为有的万用表在某个量程上的误差高达250%,呵呵。有的万用表量程简直就无法用误差来衡量了,直接就是错误。
所以,大家在选择万用表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不能光图便宜哦。当然也不是贵了就一定好,“银样蜡枪头”的东西也不少哦。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00: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之,大家在购物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啊:
小心谨慎,以防上当。
货比三家,质优价美,诚信为本。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00: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ok,以上是一段小插曲。我们继续学习哦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00: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书接上回。
上回书中,我们略表了一下at89c2051的p1.5端子在输出高电平1时的拉电流负载特性。
这回书中,我们将要了解一下at89c2051的p1.0端子在输出高电平1时的拉电流负载特性。
条件有限,错误难免,一切言行,仅供参考。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00: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知道,at89c2051的p1.0和p1.1端子分别是内部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它们都是“漏开输出”的结构,当把它们用作通用I/O端子时,需要外接上拉电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