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b61850

从零开始学电子之基础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05: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05: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就是p3.7(11脚)对地(GND)的输出信号了。
大家看出来它的特点没有呢,按
比较难看出来,呵呵
这个波形呢,是一个周期性的脉冲信号。低电平约等于GND(0V);高电平约等于Vcc(5V)。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05: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展开后的片段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05: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展开后的片段之二。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06: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示波器过于简陋,无法详细的说明该波形,所以我根据实际的测量画了一个波形图,发上去给大家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06: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图呢,就比较清楚了。
所以,大家如果客观条件比较简陋,那么就要想办法解决才可以。
这也许就称为“变被动为主动吧”,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06: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们赋予上述波形以逻辑值时的情况。
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逻辑电平“0”和“1”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请大家注意,在规定了时间轴的正方向后,时间越大则表明波形越滞后(延后);反之,则越靠前(导前)。
也可以这样理解:我们把波形看作是随时间向左运动,而时间相对不动。这样做就好理解“哪个波形在前,哪个波形在后”了。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07: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大家不禁要问了“这个波形是怎样得到的呢? ”。
其实,要得到这个波形也非常简单。只要编写一段程序就可以了。
程序如下:
org 0000h; 程序起始地址。0000h也是单片机复位后程序开始执行的地址。
mov a,#10101010b;8位两进制立即数送累加器a。“b”是二进制数的后缀。
wb850:  ;这是标号(符号地址),用来表示程序转移或调用的目标地址。呵呵
rlc a; 带进位“c”将累加器“a”循环左移一位。
mov p3.7,c; 将“c”的状态送“p3.7”端子。
sjmp wb850; 无条件相对转移到“wb850”。呵呵
end ; 伪指令。告诉汇编器结束汇编。

将这个程序通过keil或其它软件转换为二进制或十六进制的烧录文件后,在通过编程器写入到AT89C2051的程序存储器(ROM)中就可以了。呵呵

有关“keil”软件以及“编程器”的使用方法,这方面的资料很多,大家可以自己去查阅、学习。这里就不介绍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07: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知道,我们之所以用汇编语言编程,就是为了强调单片机“实时控制性”。因为有的时候这是必须的。诚然,用汇编语言编程有时是很费劲的,呵呵。但是如果想真正的掌握单片机技术;想真正的了解单片机是怎样工作的,个人认为,非汇编语言不可。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07: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的资料、图片是我自己制作的。
希望能对大家了解上面的这个程序以及“rlc a”指令的物理含义有所帮助。
水平有限,错误难免。所以资料仅供大家参考。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07: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呢,acc.0、acc.7、c、p3.7等都是“符号位地址”,可以在编程时直接引用。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07: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07: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07: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07: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表个人觉得是比较重要的。
“任何指令的执行都是从程序存储器ROM中取操作码开始的。也就是说,一个指令周期的第一个机器周期必然是取操作码周期”。
由于我们这里采用的是6MHz的晶体,所以呢,一个机器周期就是2uS。这样一来呢,根据指令的机器周期数目即可推算出该指令的执行时间长短了。进而呢,也就可以推算出相关端子状态变化的时间长短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07: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此,666楼波形的形成机理也就不难理解和解释了。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07: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平有限,错误难免。欢迎大家批评、指教。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07: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就到这里,就到这里吧,850……。呵呵
发表于 2010-6-7 22: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加一层砖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02: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
下面呢,我们将进入51单片机指令系统的学习。
那么我们将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呢?
呵呵,
一会大家就知道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