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b61850

从零开始学电子之基础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07: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07: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07: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07: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07: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看不清图片,可以用左键点击图片并用滚轮缩放。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07: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就到这里,祝大家愉快。
发表于 2010-6-3 22: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4 07: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

从不相识 开始心接近

默默以真挚待人

人生如梦 朋友如雾

难得知心 几经风暴

为着我不退半步 正是你

遥遥晚空 点点星光 息息相关

你我哪怕荆棘铺满路

替我解开心中的孤单 是谁明白我

情同两手 一起开心 一起悲伤

彼此分担 总不分我或你

你为了我 我为了你

共赴患难 绝望里紧握你手

朋友

作词:向雪怀 作曲:芹泽广明
 楼主| 发表于 2010-6-4 07: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OK,我们继续51单片机的旅程。
 楼主| 发表于 2010-6-4 07: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不太清晰,请大家见谅。
这张图是想说明51单片机的内部数据存储器(IRAM)中比较特殊的寄存器。它们包括:工作寄存器(组)和可以位寻址的寄存器。
大家看到了,寄存器的地址和数据(用16进制表示)都标示了出来。在这里呢,地址是线性增大的(满16进1)。而寄存器中的数据呢,我们在这里假设都为00h(0)。
一个寄存器的地址和该寄存器中的数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它们是不可以分割的一个整体。这和一个房间的门牌号码以及房间里住的是什么人的关系类似。你要是不知道房间的号码(地址),那么肯定你找不到那个房间;你要是不知道房间里住的是什么人,那么你还是糊涂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清楚寄存器(或存储器)的地址和数据的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10-6-4 07: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在这里呢是在学习有关AT89C2051单片机的基础知识。
AT89C2051的内部数据存储器(IRAM)的结构和AT89C51单片机是相同的。
它们的指令集也基本相同(AT89C2051由于功能有所简化,所以和51标准指令集相比,指令有所减少)。
 楼主| 发表于 2010-6-4 07: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内部数据存储器中的数据缓冲区。它的地址自30h(十进制的48号)开始至7fh(十进制的127号)结束,共5*16=80个寄存器(单元)。
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用5乘以16呢?呵呵。
个人觉得16进制的规律是满16进1,一共是5行每行16个寄存器,所以就用5乘以16了。
大家可以观察一下上面的这个表,就可以看出来一定的规律性。比如,以30h单元开始的第一行,以3fh结束;以70h单元开始的最后一行,以7fh结束。
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6-4 07: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就到这里,祝大家愉快。
发表于 2010-6-4 08: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  这里人不少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2: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祝大家周末愉快。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2: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呢我们不学习,我们谈点别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3: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是我的老师啊,呵呵。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古语曰:“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又有言之:“众人拾柴火焰高”。呵呵
上述这些警句名言,都是在强调个人及集体的关系和作用啊。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点与缺点。如果能“避短而扬长”;如果能“集思而广议”;
如果能“求同存异”,那么我以为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没有作不好的事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3: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人害怕吃苦,总是想“坐想其成”。
殊不知“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句警句名言的真谛。
你不付出,怎么会有回报?
你要是去做违法的事情,回报就是“牢狱之灾”。这难道还有疑问吗?呵呵
你要问我,你又是如何吃苦的呢? 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3: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起来,我做过一些现在想想觉得好笑的事。
鄙人命运不济,1989年,我刚满16岁,父亲因工去世。,我旋即顶替爸爸入厂做工。作什么工呢?“修理工”,就是整天像“油条”一样那样的,又脏又累的,呵呵。
16岁,对于大多数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可能还在父母面前撒娇呢。呵呵
可是对我来说,16岁已经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了。呵呵
我上班的前三年,工资和奖金(那时工资连奖金一个月就200块左右)全部给了妈妈。大家不要小看那个时候的200元,那可以完全养活我们一家人(我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他们那时还没有工作)。那个时候我还不会抽烟和喝酒,呵呵
发表于 2010-6-5 13: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