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b61850

从零开始学电子之基础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18: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大家看到了这就是at89c2051这只20脚的“蜈蚣”的样子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18: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把它倒过来看看,是不是更像一只蜈蚣呢,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18: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明一下:上传的关于器件以及电路的照片,都是俺用QQ摄像头亲自拍摄的。条件有限,请大家将就看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18: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从集成电路的外观上,我们能发现什么问题呢?
大家可能已经想到了:
通过集成电路的外观,我们可以发现它的封装形式(DIP或SOP或其他形式等)。通过外观我们还可以看到集成电路的型号(当然,有的集成电路的型号是很难查找相关资料的。个人认为那些IC是属于专用的电路,或者是出于知识产权等原因,因此详细资料是找不到的。所以初学者在应用的时候应该尽量采用通用集成电路)。当然,通过集成电路的外观我们还可以发现IC有无损伤等。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18: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大家看出来这张照片是啥意思了吗?
没错,这张照片主要显示了集成电路的两个标记。
上面的那个“半圆”标记,是集成电路的方向标记。
左边的那个“点”标记,是集成电路第1引脚(1号引脚)的标志。也就是说,它旁边的引脚就是1号引脚。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18: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这张示意图更能说明上述的标志
请大家注意IC引脚的排列顺序(如上图所示)。
IC引脚的编号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做到:无论集成电路是正的还是反的(正反面颠倒),无论集成电路的摆放方向如何,都能迅速的找到其第1号引脚以及任意编号的引脚。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的应用中不至于混乱。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00: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晚上好,我们继续,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00: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我们共同的努力能够带来共同的进步与繁荣,呵呵。
做一个公民,第一要务是——遵守法律。
你不遵守纪律,最多把你开除。如果你不遵守法律,那就是“蹲班房”的事情了!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只有这样才能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
以上观点是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00: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希望我的观点引起任何争论
如果有人对我说:“你说的都是屁话,都是说给傻子听的!”。我一点都不生气,因为我就是一个“傻子”。呵呵

俺是一个无党无派的电子爱好者而已,呵呵

来到网上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来的,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00: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之所以说这些,是为了强调大家一定要“遵纪守法”。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01: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OK,我们继续学习AT89C2051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01: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ok,我们先来看看芯片内部的存储器
“2051”有两个存储器空间,一个是程序存储器ROM空间,另一个是数据存储器RAM空间。
由于存储器都在芯片内部所以我们也可以记作“IROM”和“IRAM”。
大家知道ROM是存储程序代码的(当然也可以用来存放表格数据)。而RAM是用于临时存放数据的。
在RAM空间有一块区域是可以“位寻址”的,称为位寻址区。
在RAM空间还有一个特殊的区域,即特殊功能寄存器区(SFR),这块应该分而论之。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01: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存储器的示意图。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01: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我们补充些基础知识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02: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意思是:根据上表我们可以把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呵呵。
例如:101.11b=1*2^2+0*2^1+1*2^0+1*2^-1+1*2^-2=1*4+0+1*1+1*0.5+1*0.25=4+1+0.5+0.25=5.75d(“b” 是二进制数的后缀;“d”是十进制的后缀)
当然,如果是二进制整数就更简单了,呵呵。

水平有限,错误难免,仅供参考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02: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表有助于大家观察十进制数——二进制数——十六进制数之间的关系。
二进制计数规则是“逢二进一”,十六进制计数规则是“逢十六进一”。当然,十进制计数规则是“逢十进一”,呵呵。
在十六进制中,“a”代表10;“b”代表11;“c”代表12;“d”代表13;“e”代表14;“f”代表15。这些都是要“死记硬背”的,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03: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具体的数制转换方法请大家参考相关的资料,这方面的资料很多,这里就不介绍了。
能够熟练的在10——2——16进制中进行数的转换,是一项基本功。
因为单片机中地址通常是16进制的,而数据通常是二进制或十六进制的,而我们习惯上是用十进制。所以,必须能够将十进制的数熟练的转换为二进制或十六进制数。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04: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OK,这是一个存储器地址和数据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它反映了数据与地址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地址是线性增大(由0开始递增),而数据呢则是按“字节(B)”存放的。
也就是说,一个地址对应着1B(1字节)数据。
例如:我们在 “2500h” 单元存放数据“50h”,在“2501h”单元存放数据“51h”等(这里的地址或数据都是用十六进制表示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04: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表也许能说明上述的地址与数据的对应关系。
大家知道,at89c2051的ROM容量为2KB(1KB=1024B,呵呵)。它的地址是由0000h开始递增的,而数据则是按字节(B)存放在相应的地址中。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04: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来说,ROM中存放的是程序代码(指令代码),当然也可以存放表格数据。
大家知道,FlashROM是可以反复擦写的(1000次以上),也就是说ROM中的数据是可以改变的(通过重新编写程序),而ROM的地址是不会改变的。这就像是一座楼房里有很多住户,每户的门房号码是唯一的,而每户的主人则是可以变化的。
如果我们规定每户最多可以住8个人,则与ROM的结构更加类似了。
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