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楼主: wb61850

从零开始学电子之基础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05: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我就是人见人爱,人见人想不起来的“850”!,呵呵
尽管现在绝大多数的人都在睡觉,但是我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呵呵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过一会我的网可能就会断了。呵呵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俺的网费到期了啊。呵呵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俺忘了交网费了,哈哈
这是为啥呢?
……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05: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OK,我们抓紧时间咯。
让我们在回到“自恢复保险丝”的问题上来。呵呵
据说,自恢复保险丝是用“纳米”材料制作的高科技产品哦。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05: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知道咯,偶呢是充分重视实验的哦。呵呵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没有实验就没有发言权啊,呵呵
所以呢,偶就搭建了一个小小的电路咯。呵呵
用它来实验一下“自恢复保险丝”哦。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05: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电源接入口,用的是镀银小插座(把镀银排母破解开就得到了)。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05: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只六条腿的按键开关我们在以上介绍过的,这里用它作电源开关。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05: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架空镀锡裸导线”,用它来连接元件咯。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06: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电压以及电流测点”,用镀银小插座(镀银排母)替代。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06: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间的电阻是“电流取样电阻”,它的阻值为1欧姆。通过测量它两端的电压,来间接地测量通过“自恢复保险丝”的电流。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06: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并联的小插座,是为了解决电压以及电流共同测量时的接口问题。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06: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间的这个就是我们亲爱的“自恢复保险丝”小兄弟了。呵呵
我们现在所作的都是为了它。呵呵
这里面的“道道”还不少呢。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06: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大家莫要认为什么都是不可能的。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呵呵
这些元器件、材料都是很便宜的,有条件的朋友请跟着一起做实验吧。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06: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今天就到这里,就到这里吧……一休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04: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早安
我们继续学习关于自恢复保险丝的基础知识。
欢迎大家“只看帖,不回帖”,呵呵。否则的话,这楼很快就会长到1万层。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04: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呢,就是开关闭合后通过“自恢复保险丝”的电流曲线。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04: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可能会有些惊喜哦,因为俺“850”终于有了一台属于自己的“数字示波器”。呵呵
有点“鸟枪换炮”的感觉咯,呵呵
俺买的这台数字示波器花了俺1600块(RMB),至于是什么品牌,大家可以从上面的图片中看出来。呵呵
国产的仪器正在不断的进步中,性能也越来越好。呵呵
加油,中国仪器!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04: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有些朋友对于上面的这个图片不太理解,没有关系,反正俺发帖是免费的,您读贴也是免费的。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吗,所以呢,俺们就多费些口舌,多占用些郭老的空间吧,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05: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这个就是我们测试自恢复保险丝的原理图。
首先呢我声明一下,这个原理图是用“Multisim Analog Devices Edition”软件画的。呵呵
这是一个优秀的软件,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大家知道,我的眼光呢是非常“苛刻”的,如果这个软件能用中文界面就更优秀了。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05: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所谓:“光说不练是假把式,也说也练才是真把式”,呵呵
这个实物图,我们在上面介绍过的。呵呵
对于像这样的“低压系统(低于36V)”由于几乎没有触电的危险,所以可以用“裸导线”等。但是对于高于36V电压的系统而言,由于存在触电的危险,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05: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一个问题。呵呵
原理图——实物图——测量仪器。
大家没有发现吗,这就是一般电路系统的共性啊。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05: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要把“测量仪器”也纳入电路系统中去呢?
因为一个完善的电路系统,必须要有测量、测试接口。
测量仪器是电路系统中“不可见”或者说“隐含”的一部分。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