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是如何赢得消费者的 - 从我的个案说起
发布时间:2012-8-8 18:02
发布者:老郭
赞美强者是人们很容易做的事。或者说马后炮是很容易做的事。君不见,有多少文章赞美苹果,赞美乔布斯? 如今三星很火很强大。俺也不能免俗,这里小小地赞美它一下。 记得我家第一个三星产品是台29英寸的彩电,好像是96年买的。29寸,平面直角,带画中画啊,在当时可几乎是顶级的配置,日本货要1万多块,三星才六七千。于是买了三星。 这也是三星初期的策略:向日货的性能看齐,价格比日货便宜。当然,质量的确没有日货好。我的那台三星电视用了大概十年出了问题,而日本的电视机的寿命往往要超过十年。 我的第二个三星产品是galaxy智能手机。其实我最早心仪的是iPhone,早在它还没正式发布的时候我就认为那是理想的手机,真的想拥有一部。不过等iPhone上市之后我并没有买。原因有两条。一是iPhone太贵,不值当;二是苹果太独,吃独食,而且总想把用户养成圈养的猪。 三星的智能手机出现得挺晚。我去年换手机的时候认真调研了一番,最后选定了三星i9001。原因有两个:一是价格公道,性价比高;二是它采用开放的Android系统,用户不会被厂商锁死。而这两个理由也正是我反感苹果的原因。 三星的智能手机用起来的确不错,几乎没发现什么缺点。做工也好,质量非常可靠。我同事用的也是三星,有一次从窗台掉到地上,安然无事,堪比诺基亚的质量。 从十几年前的三星彩电到现在的智能手机,我感觉三星的策略是:性能做到一流,设计做到一流,质量做到一流,而且价格又十分亲民。我们知道,要做到这些是非常困难的。没有多年的经验积累,没有完备的产业链,这些根本就无法实现。 二十年来腾飞的韩国厂商不止是三星。最典型的还有汽车行业的现代。从最初靠价格与日本汽车竞争开始,到现在韩系汽车在质量方面已经与日系汽车无异,而在新技术的应用方面甚至超过日系汽车。最难能可贵的是,韩系产品的价格依然公道,保持了非常出色的性价比。 说到这儿不能不联想到国内厂商。我们显然还处于韩国厂商的初期阶段,即以价格为唯一竞争手段。一开始这当然无可厚非,关键是看我们有没有产业升级的可能性。非常令人泄气的是,我几乎看不到。小米手机虽然小火了一把,但它根本无法与三星相提并论,它是建在沙滩上的城堡。华为貌似很有希望,但华为的体制隐患总是让我担忧。它是真正的民营企业吗?它能像三星那样稳步发展几十年吗? 至于汽车产业,那前景就更是一塌糊涂了。十年前奇瑞汽车曾经让美国人担忧过,但十年后我们的政府就替美国人消灭了这个潜在威胁:那就是合资厂商必须拥有自主品牌的政策。这个政策出台之后,无数个“伪自主品牌”如雨后春笋出现,抢夺了奇瑞赖以生存的低端市场。这些“伪自主品牌”根本没有长期的发展战略、研发能力和最关键的雄心,它们只是把国外厂商淘汰的技术引进之后装在漂亮的外壳里兜售个不明真相的中国消费者。这个就不再多说了。 我的第三个三星产品是个超级本。起因是两台笔记本电脑接连罢工,必须买一台新的。研究了好长时间,决定买超级本。在这个硬件过剩的年代,超级本应付我日常的工作应当绰绰有余。何况超级本漂亮、轻便、电池续航时间长呢。 比较了一番之后,发现还是三星的超级本超值。最新的Ivy Bridge节能处理器,5500块钱,比相同配置的苹果电脑便宜2k,太值了。到现在已经用了两个多月,灰常好用,很满意,尤其是跟旁边的那台8000块的ThinkPad相比的时候:那家伙太丑陋了,以后鬼才会去买它! 从我的三星超级本使用经验来看,将来超级本似乎不会对平板电脑造成威胁,但却会严重冲击传统的笔记本电脑市场。再说一遍,在这个硬件过剩的年代,超级本已经完全能满足我们的大部分运算需求;传统的笨重笔记本out了。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