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做Surface平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发布时间:2012-6-28 15:41
发布者:李宽
作者: Junko Yoshida 根据IHS分析师所掌握的消息来源,微软公司计划先行推出30万台Surface平板电脑产品试水温──包括搭载ARM与Windows RT平台,以及Ivy Bridge处理器与Windows 8 Pro平台的两种平板电脑版本,并预计在2013年以前增加达到3~4百万台的出货量。 此外,和硕(Pegatron Corp.)将为微软代工组装32GB或64GB储存容量的RT版Surface平板电脑;而富士康或称鸿海精密工业(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则将打造64GB或128GB容量的Windows 8 Pro版平板产品。 IHS平板电脑和监示器研究总监Rhoda Alexander表示,大家都认为微软公司的生产目标似乎太过于“积极”了。 Surface平板电脑一开始将可支持Wi-Fi网络,但无移动网络。因为根据研究显示,消费者更容易在家中或办公室中通过Wi-Fi连接至互联网。该消息来源也告诉Alexander,洋华光电(Young Fas)将为Surface制造触控面板,而三星则将提供触控玻璃。 这两种平台的产品制造周期分别约需三个月。事实上,大部份为Surface平板进行制造的公司,同时也为苹果制造产品,如iPad和iPhone。 如果微软Surface能取得成功,会促使该公司像惠普一样购买并打造自己的制造厂吗?这是否就能让生产带回到美国?Alexander预期iPad在2012年第一季的出货量为1,180万台,因而对于微软来说,要能达到足以与苹果竞争的销售量,将取决于产品的价格和合作伙伴。 “相较于使用大约10.1吋屏幕的迷你笔记本电脑,Windows 8 Pro版的Surface平板由于采用英特尔Ivy Bridge处理器取代Atom,因而不太可能发生性能方面的问题,”NPD Group公司分析师Richard Shim表示。此外,“这款可拆卸式设计的产品预计在年底随着Windows 8的发布,还会加入一些新的外在特色。” 然而,一个重大的障碍是:Windows 8至今尚未发布正式推出的时间表。 有些分析师表示,就像微软希望尽可能在平板电脑市场分一杯羹一样,这家公司其实已经来到一个三岔路口了。ABI研究公司表示,2012年出货的平板电脑中只有1.3%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而微软还采用分别推出Windows RT和Windows 8两种操作系统的策略,将影响到实际所能取得的市占率。 除了平板电脑市场以外,微软也正试图取得智能手机市场的更大份额。在微软发布执行于其Windows Phone 8的智能手机信息的同一天,诺基亚、HTC、华为与三星均承诺将在今年推出相关产品。 事实上,微软采取的就是所谓的“四屏策略”(four-screen strategy),目的在于通过一个共同的操作系统与云端平台,将智能手机、电视、电脑与平板电脑的内容连结起来。这将使该公司能够根据Microsoft Live用户登入ID,瞄准不同设备上的广告商机。 但一些障碍依然存在。微软结合硬件的成功模式仅限于Xbox 360。其它像Zune音乐播放器的市场持续下滑,Verizon公司在Kin品牌移动电话上市后两个月即停售。 消费者和专业人士们可能因为Windows OS的平板电脑而放弃iPad吗?或者,如果不要选在市场正一面倒向苹果产品的时候,抢着同时推出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而是一个接着一个地发布新产品,这样对于微软而言是否会更有意义呢?让我们听听你的看法。 微软推自有平板未必是与PC业者争利 微软于2012年6月18日发表自有品牌平板电脑Surface,多数媒体报导第一时间认为,微软将由软件授权模式走向硬件销售模式(即媒体所谓苹果模式),并可能与PC业者争利,将冲击PC产业,但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师汪贯中认为未必如此。 汪贯中表示,ARM版本Surface为本次事件主角,但依照微软立场,需同时发表x86版本以示公平,而微软向市场推出Surface主要理由有三点:一是确保Windows RT版本装置如期上市,二是主动定义Windows平板电脑产品走向,三是刺激OEM伙伴增加对Windows RT投入程度,以带动Metro UI应用生态系统发展。 汪贯中判断,未来微软是否进一步扩大自有品牌平板电脑事业,端看Surface销售成绩与OEM伙伴回应态度而定。对微软与PC产业最佳发展是,Surface证明Windows RT市场性,且OEM伙伴对Windows RT态度转热,微软选择缩小自有品牌平板电脑出货占比,将其作为示范机种,对PC产业冲击降低。 对PC产业不利发展是,OEM伙伴对Windows RT持续观望,微软必须靠一己之力扩大Windows RT装置量,以求在平板电脑中维持竞争力,而渐渐走向所谓苹果模式。 然而,汪贯中也认为,若Surface与其他OEM伙伴产品证明Windows平板电脑有其成长性,必将刺激苹果应战,可能选项是提早推出Convertible PC。此外,因Surface上市,微软理论上不应在2012年底授权Office到iOS,至少并非完整版,先前外媒报导关于2012年底将见Office on iPad的传闻可能已被间接否定。 微软应该去新兴市场卖平板 当我看到许多媒体纷纷抨击微软即将推出的Windows 8(和/或Windows RT) 平板“ Surface ”时,我暂且无话可说,但也不禁怀疑,微软真的计划去卖平板电脑了吗! 如果微软真的想改变全球的平板市场游戏规则,那么,这家软件巨擘应该将目标放在新兴市场──中国、更广大的亚洲市场;印度;巴西和非洲等。此外,微软也应该定义出价格更便宜的全新平板,而不是让新平板与市面上早已充斥的极具“成本竞争力”的各式其他平板做竞争。 毕竟,这是微软自己的硬件产品(虽然可能会交由富士康制造),而且用的是他们自己的软件──微软可不需要付任何软件授权费用。 我们从各种市调和报导中得知,苹果(Apple)的iPad利润率超过50%,所以,微软理应也有调整其平板利润率的空间存在。 我对于微软能让其新平板“更具成本效益”很有信心。因为公司对硬件业务并不陌生。早在10年前,微软就推出自己的游戏机X-Box ──由富士康生产。 然而,不同的是,微软并没有靠X-Box的硬件赚钱。最终能为获利贡献的还是大量的游戏软件,这才是摇钱树。 那么,微软为什么要做Sureface?微软的葫芦里究竟卖什么药,难道这家公司还有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能够创造硬件销售之外的收入来源? 事实上,微软甚至没有让该公司在移动市场中唯一的Windows合作伙伴诺基亚来设计首款Windows 8平板,这让我相信微软已经亲自跳入平板战争了。但这家软件巨头必须知道,此举对其声誉的影响。最终微软会让人认为他已然失去了创新的魔力。更糟的是,有人会认为微软不过是跟着苹果iPad或三星Galaxy平板之后开发“me-too”产品罢了。 不过,既然产品已经问市,就让我们正视它吧。事实上,在平板领域,微软已经迟到。而Surface平板也确实是一款“me-too”产品。 微软在平板市场的真正目标不应该是苹果iPad,而是基于Android的产品。虽然Android平板电脑尚未在美国市场对苹果带来太大影响,但Android必然会继续扩展,特别是在全球市场。 进一步来说,先看看泰国“每童一台”(One Tablet Per Child)的倡议。根据泰国和中国政府的协议,中国深圳市希科普科技(Shenzhen Scop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获得了供货合约,将为泰国的90万个一年级新生供应平板电脑。 泰国政府选择希科普来提供这些Android 4.0平板电脑,据表示在不包含运送费用时,每一部平板的总成本不超过2,482泰铢(约81美元)。另外,中国还有多家公司也投标了“每童一台”计划,投标公司及投标金额分别为:TCL Cooperation (每部平板89美元), 海尔信息科技(Hai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每部平板105美元);以及华为技术(Huawei Technologies Co., 每部平板135美元)。 该专案最初是泰国的泰党在年夏天作为竞选承诺所提出的,从提出到完成一路充满争议,包括平板供应商的选择在内。然而,许多观察家认为,这只是该专案实现过程中的一些插曲罢了。 无论如何,新兴市场对微软而言,可说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如果不去深入了解全球有哪些市场真的需要此类产品,微软很可能会错失商机。因为除了iPad以外,其他所有产品在发达国家几乎没有什么生存空间。如果Surface平板确实能提供比Android更好的用户体验,那么,微软就很有机会用突破性的价格,在Android之后开创一个全新的市场。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