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中国半导体技术加速崛起:KISTEP报告揭示全球半导体格局新变局

发布时间:2025-9-1 15:15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中国 , 韩国 , 半导体 , KISTEP
韩国科学技术评估与规划研究院前瞻技术中心(KISTEP)最新发布的《全球半导体技术竞争力评估报告》引发行业震动。报告基于对39位韩国半导体专家的深度调研及技术指标量化分析,首次确认中国在半导体技术领域已超越韩国,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这一结论与该机构2022年“韩国半导体技术仅次于美国”的评估形成鲜明对比,标志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格局进入深度重构期。

技术反超:中国在关键领域实现全面突破

报告显示,中国在四大核心半导体技术领域实现对韩国的超越。在高密度电阻存储技术(ReRAM)领域,中国得分94.1%,较韩国90.9%的优势扩大3.2个百分点;AI芯片领域以88.3%的得分领先韩国84.1%,差距达4.2个百分点;功率半导体领域中国得分79.8%,大幅超越韩国的67.5%;下一代高性能传感技术方面,中国83.9%的得分亦高于韩国的81.3%。值得注意的是,两国在先进封装技术领域得分同为74.2%,但中国在封装材料创新与异构集成设计上展现出更强迭代能力。

存储芯片:韩国传统优势领域遭遇强力挑战

尽管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仍主导全球DRAM、NAND及HBM市场,但中国企业的追赶速度超出预期。长江存储232层3D NAND闪存良率突破95%,长鑫存储DDR5内存实现量产,合肥长鑫17nm DRAM工艺进入风险试产阶段。KISTEP报告特别指出,美国对华技术限制反而加速了中国存储芯片的国产化进程——2024年中国存储芯片自给率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至38%,预计2026年将突破50%临界点。

先进制程:韩国维持代差优势但面临压力

在尖端芯片制造领域,韩国仍保持显著优势。三星电子3nm GAA工艺良率已达65%,2nm工艺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试产,其3.3D先进封装技术可将生产成本降低22%。相比之下,中国中芯国际N+2工艺(相当于7nm)量产良率稳定在85%以上,但更先进制程仍受制于EUV光刻机禁运。不过,中国在芯片设计环节已实现局部领先,华为海思5nm麒麟芯片设计能力、寒武纪思元590 AI芯片算力密度均达到国际顶尖水平。

产业生态:中韩竞争呈现“双轨并行”特征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得益于“举国体制+市场驱动”的双重动力。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规模达3440亿元,重点支持设备材料、先进封装等领域;2024年中国大陆晶圆代工产能同比增长15%至每月885万片,预计2030年将超越中国台湾成为全球最大代工中心。韩国则凭借数十年积累的量产经验构建护城河,三星电子单月300万片晶圆产能占全球存储芯片市场45%份额,其“垂直整合+供应链控制”模式短期内难以复制。

未来展望:技术博弈进入“临界点”

KISTEP报告警示,韩国半导体产业面临四大挑战:中国技术追赶速度超预期、美国技术管制导致供应链重构、核心人才流失(2024年韩国半导体人才净流出量同比增长40%)、AI芯片等新兴领域竞争加剧。中国则需突破光刻机、EDA工具等“卡脖子”环节,同时应对美国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限制的持续加码。

这场半导体技术竞赛已超越单纯的企业竞争层面,演变为涉及国家战略安全、产业政策导向、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复杂博弈。正如KISTEP院长朴成贤所言:“当技术迭代速度超过摩尔定律预期,半导体产业的竞争规则正在被重新书写。”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92487-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AOE | 时钟与时序(2/7):什么是理想时钟?
  • AOE | 时钟与时序(7/7):还有哪些重要计时参数?
  • AOE | 时钟与时序(4/7):频率与相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 AOE | 时钟与时序(1/7):什么是时钟以及为什么我们需要优质时钟?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