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澳大利亚科学家全球首创量子机器学习驱动半导体技术

发布时间:2025-7-4 14:52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澳大利亚 , 量子机器学习 , 半导体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携手国际科研团队,在量子技术与半导体制造的交叉领域取得里程碑式突破。其开发的量子机器学习(QML)模型成功应用于半导体设计流程,首次实现量子技术对传统芯片制造工艺的优化。这一成果标志着全球首个基于量子技术的半导体解决方案正式问世,相关研究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期刊。

量子核学习破解小数据建模难题

半导体制造中,欧姆接触电阻的精准建模是提升器件性能的关键环节,但传统方法受限于高维参数空间与实验数据稀缺的矛盾。CSIRO团队开发的量子核对齐回归器(QKAR)通过5个量子比特实现特征提取,创新性地结合浅层泡利-Z特征映射与可训练量子核对齐层,在仅159个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GaN HEMT)样本的条件下,将欧姆接触电阻建模的平均绝对误差降至0.338Ω·mm,较经典机器学习模型提升显著。

研究团队通过制造新型氮化镓器件验证模型泛化能力,发现量子核谱分析可捕捉经典方法遗漏的非线性关联。论文第一作者王泽恒博士指出:“量子机器学习在高维小数据场景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其通过量子态叠加与纠缠特性,天然具备处理复杂特征交互的能力,为半导体工艺优化开辟了新路径。”

跨学科协作攻克技术壁垒

该突破得益于全球科研力量的深度协同。北京大学、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及香港城市大学提供关键实验数据集,墨尔本大学与Quantum Motion参与量子算法设计,米兰大学、格拉纳达大学及东京大学联合验证量子编码的容错性。研究特别采用与当前含噪中等规模量子(NISQ)硬件兼容的电路架构,确保技术可落地性。

CSIRO量子技术主管表示:“我们正与商业量子计算服务商合作,利用更高性能的量子处理器拓展应用场景。未来三年,量子机器学习有望在传感器数据压缩、医疗影像分析等领域实现商业化突破。”

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

此项技术已通过新器件实测验证,可显著降低先进制程的研发成本与周期。据行业分析,量子建模技术将使2纳米以下芯片的参数优化效率提升,特别适用于AI加速器、光子芯片等复杂结构设计。英国《自然》杂志评论称:“澳大利亚团队证明了量子优势在工业场景的可行性,这或将引发全球半导体设计范式的变革。”

随着台积电、三星等巨头加速3纳米以下制程竞争,CSIRO的突破为行业提供了替代技术路线。研究团队透露,其开发的自适应量子核算法已应用于金属纳米粒子传感器阵列,实现污水监测数据的高效压缩,进一步拓展量子机器学习的工业边界。

目前,该技术已引发英特尔、ASML等企业的密切关注。澳大利亚政府同步宣布将追加投入,支持量子芯片中试线建设,力争在2030年前建成全球首个量子半导体制造创新中心。这场由量子计算驱动的产业革命,正重塑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操控极限。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89809-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EtherCAT®和Microchip LAN925x从站控制器介绍培训教程
  • MPLAB®模拟设计器——在线电源解决方案,加速设计
  • 让您的模拟设计灵感,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 深度体验Microchip自动辅助驾驶应用方案——2025巡展开启报名!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