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与优必选科技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共拓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产业新蓝海

发布时间:2025-5-13 10:24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华为 , 优必选 , 人形机器人
5月12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正式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领域展开深度创新合作,共同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此次合作标志着中国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或将重塑全球智能机器人产业格局。

强强联合:技术+场景的深度耦合

根据协议,双方将整合华为在昇腾AI芯片、鲲鹏计算平台、华为云及大模型等领域的全栈AI基础设施能力,与优必选在人形机器人硬件设计、运动控制、群体智能等核心技术上的优势,聚焦三大方向:

技术研发创新:共建“具身智能创新中心”,重点攻关多模态感知、混合决策、群体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单机智能向多机协同进化。
场景应用拓展:基于工业制造、家庭服务、教育科研等场景,打造“人形机器人+智慧工厂”“人形机器人+家庭服务”等联合示范方案。其中,工业场景将率先落地汽车工厂的协同搬运、精密装配等任务,家庭场景则涵盖双足与轮式人形机器人的清洁、护理等功能开发。
产业体系构建:联合开发标准化技术平台与开源工具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加速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到规模化量产的进程。

技术突破:从实验室到真实场景的跨越

优必选科技在工业人形机器人领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2025年3月,该公司全球首例在极氪5G智慧工厂实现多台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通过自研的“群脑网络”(BrainNet)软件架构与“人形智能网联中枢”(IoH),成功完成分拣、搬运、质检等复杂任务。此次合作中,华为的AI算力与云服务将进一步优化机器人的实时决策能力与多机协同效率。例如,在协同搬运场景中,双方将联合研发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动态负载分配算法,解决大尺寸工件搬运中的轨迹规划与柔顺控制难题。

产业落地:万亿级市场的“中国方案”

据行业预测,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全球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中国作为最大应用市场,占比或超40%。华为与优必选的合作将加速技术商业化进程:

工业制造:优必选已与吉利、比亚迪、富士康等车企及制造业巨头达成合作,其Walker S系列机器人已进入全球多家工厂。此次合作后,华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与人形机器人深度融合,推动“全柔性智造”范式升级。
家庭服务:双方计划开发面向家庭场景的双足与轮式人形机器人,结合华为鸿蒙系统的生态优势,打造集语音交互、环境感知、任务执行于一体的智能管家。
教育科研:优必选此前与黑龙江省教育厅签署战略合作,推动AI教育课程与机器人实训体系建设。华为的加入将进一步丰富教育场景的软硬件资源,助力培养具身智能领域的高技能人才。

行业影响:中国智造的“双核驱动”

此次合作被视为中国机器人产业“技术+生态”双轮驱动的典范。华为在通信、计算、AI领域的深厚积累,与优必选在机器人本体设计与运动控制上的领先优势形成互补。双方的合作不仅将加速技术迭代,更可能推动行业标准制定与生态构建。例如,在群体智能领域,优必选提出的“群脑网络”架构与华为的云边端协同技术结合,或为多机器人协同作业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

未来展望:从“替代人”到“赋能人”

华为与优必选的合作远景不止于机器人技术的突破,更在于探索人机共生的新范式。通过具身智能技术,机器人将不再是简单的工具,而是能够理解物理世界、与人类高效协作的智能体。正如优必选科技创始人所言:“我们正从‘机器替代人’的1.0时代,迈向‘机器赋能人’的2.0时代。”

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布局进入新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场景的持续拓展,一个由“中国智造”引领的万亿级产业正在加速崛起。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87174-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iscover浏览资源
  • Dev Tool Bits——使用条件软件断点宏来节省时间和空间
  • Dev Tool Bits——使用DVRT协议查看项目中的数据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ata Visualizer进行功率监视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