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造芯”计划再受重创:两大半导体项目相继搁浅,本土化战略面临严峻考验

发布时间:2025-5-8 09:40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印度 , 半导体
今日,据多家权威媒体报道,印度软件企业Zoho与工业巨头Adani集团相继宣布放弃或暂停其半导体制造项目,为印度政府推动“芯片自主化”的目标蒙上阴影。这一系列变故不仅暴露出印度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短板,也凸显了其商业环境与政策执行的深层次矛盾。

Zoho搁浅7亿美元化合物半导体项目:技术路线存疑,资本密集型投资风险高企

Zoho公司以商务操作系统Zoho One闻名,曾于2024年5月宣布投资7亿美元在卡纳塔克邦建设化合物半导体晶圆厂。然而,该项目近日被正式放弃。Zoho前执行长、现任首席科学家Sridar Vembu公开表示,董事会认为公司尚未掌握核心技术路线,且芯片制造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需依赖政府补贴支持。他坦言:“在动用纳税人资金前,我们必须确保技术路径的可行性,但目前信心不足。”这一决定反映出印度本土企业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积累薄弱,难以独立承担高风险、高投入的晶圆厂建设。

Adani与高塔半导体百亿美元合作终止:市场需求与财务投入分歧致合作破裂

另一备受关注的项目是Adani集团与以色列芯片制造商高塔半导体(Tower Semiconductor)原计划投资100亿美元的晶圆厂项目。该项目拟分两阶段建设,总产能达每月8万片晶圆,首阶段投资高达70亿美元。然而,Adani集团在内部评估后认为,该项目在印度市场的商业可行性存疑,且对高塔半导体承诺的财务投入力度不满。消息人士透露,Adani对印度半导体市场需求规模、技术转让条件及长期回报率持保留态度,最终选择暂停合作。这一事件凸显了跨国技术合作中,印度本土企业与外资在利益分配、风险承担上的分歧。

政策激励难破困局:补贴申请门槛高、产业链配套缺失成主要障碍

印度政府自2021年起推出100亿美元芯片激励计划,试图通过补贴吸引外资,但执行效果远低于预期。截至目前,富士康与Vedanta合资项目、新加坡IGSS晶圆厂计划等均因技术路线不明、合作伙伴退出而搁浅。分析指出,印度半导体产业面临三大核心挑战:

· 技术依赖外资:本土企业缺乏芯片制造核心技术,外资企业因技术转让限制、知识产权风险而谨慎投资;
· 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印度本土消费电子产业规模有限,难以支撑大规模晶圆厂产能消化;
· 基础设施与营商环境短板:电力供应不稳定、物流成本高企、政策连续性不足等问题,进一步削弱了外资信心。

全球竞争加剧下,印度“芯片梦”道阻且长

尽管印度政府近期宣布与日本加强芯片供应链合作,并吸引AMD、美光等企业投资设计中心或封装测试厂,但晶圆制造环节的缺失仍使其难以跻身全球半导体核心版图。Counterpoint研究副总裁尼尔·沙阿指出,印度需在人才培养、基础研究、产业链协同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改革,而非单纯依赖补贴政策。

此次两大项目搁浅,再次暴露了印度半导体战略的脆弱性。在全球地缘政治博弈加剧、芯片产业自主化需求上升的背景下,印度能否突破技术、市场与政策的“三重门”,仍需时间检验。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86919-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iscover浏览资源
  • Dev Tool Bits——使用条件软件断点宏来节省时间和空间
  • Dev Tool Bits——使用DVRT协议查看项目中的数据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ata Visualizer进行功率监视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