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HM开发出1kW级高输出功率红外激光二极管“RLD8BQAB3”

发布时间:2024-9-26 18:19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红外激光二极管 , RLD8BQAB3 , LiDAR , 激光雷达
~125W×8ch高输出阵列,可大幅延长LiDAR应用产品的测量距离并显著提高分辨率~

ROHM(总部位于日本京都市)针对内置测距和空间识别用LiDAR*1的车载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目标应用,开发出一款高输出功率半导体激光二极管“RLD8BQAB3”。将先向无人机、扫地机器人、AGV(无人搬运车)和服务机器人等消费电子和工业设备领域用户提供新产品样品。

image001.jpg

近年来,除了车载ADAS领域外,在AGV、无人机和扫地机器人等需要自动化工作的广泛应用中,可以准确测量距离和识别空间的LiDAR日益普及。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更远”、“更准确”地检测到信息,对于作为光源的激光二极管有“希望产生千瓦级的高输出功率”、“希望多个光源以很短的间隔发光”等需求。ROHM已经拥有可实现更窄激光线宽的自有专利技术,有助于LiDAR支持更远的距离并实现更高的精度。2019年,ROHM推出了输出功率25W的“RLD90QZW5”;2023年,又开发出输出功率高达120W的激光二极管“RLD90QZW8”。此次,利用该技术,ROHM又开发出125W、8ch(1kW级)阵列型新产品,满足了市场对高输出功率和高性能激光二极管的需求。

这款新产品是针对使用3D ToF系统*2进行测距和空间识别的LiDAR开发的超小尺寸表面贴装型125W×8ch高输出功率红外激光二极管阵列。采用的是在带有优异散热性能基板的底座*3上安装1个器件,即有8个发光区域(线宽均为300μm)的红外激光二极管的结构。封装的发光面采用由透明玻璃制成的玻璃盖,这在表面贴装型激光二极管业界内也是首次*应用。这种封装结构无需担心树脂密封型等产品容易出现的切割伤痕导致的光散射问题,可实现高质量光束。各发光区域以共阴极的方式进行布线,从增加发光点数的单独发光到1kW级业界超高输出功率的同时发光,客户可根据应用产品的需求自由选择发光方式。

另外,新产品还继承了ROHM以往激光二极管产品的特点——在整个线宽范围发光强度均匀和低至0.1nm/℃的波长温度依赖性(普通产品约为0.26~0.28nm/℃)。不仅可以缩小通道间发光强度降低的区域,还可使用带通滤波器*4将太阳光等环境光干扰降到更低,有助于LiDAR实现远距离检测和更高分辨率。

image002.jpg

新产品已于2024年8月份开始提供样品。前道工序的生产基地为ROHM Co., Ltd.(京都总部),后道工序的生产基地为ROHM Wako Co., Ltd. (日本冈山县)。两家生产基地的流程已获得国际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ATF 16949*5标准的认证。另外,本产品也计划于2024年内取得车规标准(AEC-Q102*6)认证,目前正在做相应的准备工作。
关于样品信息,请联系我们的销售代表或通过ROHM官网“联系我们”进行垂询。

<LiDAR用高输出功率激光二极管产品阵容>

image003.jpg

<应用示例>
车载设备:ADAS
消费电子设备:无人机、扫地机器人、高尔夫激光测距仪等
工业设备:AGV、服务机器人、3D监控系统(人和物体检测用的传感器)等

<术语解说>
*1) LiDAR(激光探测与测距)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由ToF系统(光源、ToF传感器、图像传感器)等组成,是用来感测周围情况的一种应用。

*2) 3D ToF系统
ToF是“Time of Flight”的缩写,是一种通过测量作为光源的光的飞行时间来计算距离并感测空间的手法。ToF系统即使用了该手法的3D(三维)空间识别和测距系统。

*3) 底座
由高导热材料制成的表面平坦的小型板状安装底座。

*4) 带通滤光片
仅允许特定波长的光通过的滤光片。在光学元器件中,如果带通滤光片的通带较窄,可以有效地仅提取接近峰值波长的光,从而更大程度地减少阳光等环境光干扰的影响。这样,相同的检测距离功耗更低,相同的输出光功率可以延长检测距离。

image004.jpg

*5) IATF 16949
IATF是“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Task Force”的首字母缩写,是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之一。该体系在ISO 9001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专门针对汽车行业的具体要求。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通过遵守IATF 16949,可以满足国际品质标准。

*6) AEC-Q102
AEC是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uncil的缩写,是大型汽车制造商和美国大型电子元器件制造商联手制定的汽车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标准。Q102是专为光电元器件制定的标准。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72597-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PIC64GX 64位四核MPU
  • 全新32位dsPIC33A DSC的主要特性和功能介绍
  • 新产品!PolarFire® SoC Discovery工具包——探索RISC-V®和FPGA技术的低成本方案
  • 10BASE-T1S以太网的应用开发培训教程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