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稀土让热电材料转换率提高25%

发布时间:2011-2-20 17:38    发布者:1770309616
关键词: 热电材料 , 稀土
科技日报报讯(记者刘霞)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16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能源部阿姆斯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发现,只需在一种热电材料中掺杂1%的稀土元素铈或镱,就可将这种热电材料的转换效率提高25%。该项目负责人伊维根·列文表示:“这是科学家首次如此大幅度地提高热电转换效率。”

  热电材料是一种将热能转换成电能的功能材料,塞贝克效应(德国物理学家托马斯·约翰·塞贝克于1821年发现)和帕尔特效应(法国物理学家詹纳·查尔斯·帕尔特于1834年发现)为热电能量转换和热电制冷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早在19世纪初,热电材料就为人们所知,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且实际应用效果良好的一组热电材料包括碲、锑、锗和银(TAGS)。

  阿姆斯实验室的科学家去年就观察到,在TAGS材料中增加1%稀土元素铈或镱能显著提高其转换效率。为了弄清楚为何组成成分如此小的改变会对性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该实验室的科学家施密特·罗尔使用固态核磁共振光谱对掺杂了稀土元素的TAGS进了研究,并于近日证实,掺杂1%的铈或镱让这种热电材料的转换效率提高了25%。列文表示:“稀土元素改变了热电材料的晶体结构,或许因此改变了其热电性能。”

  上世纪50年代,在科学家的努力下,热电转换效率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并在太空探索领域找到了用武之地。几十年来,热电材料和技术为宇宙探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放射性同位素供热的热电发电器是目前唯一的供电系统,已成功用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的旅者一号行星际探测器、先锋号探测器、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等宇航器上。

  尽管热电材料受到NASA的青睐,但转换效率低一直让其很难应用于实际生活。如今,美国科学家在热电领域的最新进展,有望让热电材料成为更好的清洁能源,拥有更广泛的用途。新的耐用性好且相对容易制造的热电材料有望进一步扩展其应用领域,包括从工业精炼厂回收废热或使用电动汽车中排放出的热气给汽车充电等。

  [url=http://scitech.people.com.cn/GB/25895/index.html]自然[/url]·化学》杂志一个月前刚刚报道美国西北大学研发一种新材料,其热电转换率由此前至多12%提高到14%。增加这两个来之不易的百分点同时也说明一个基本事实:热电转换率的些微改善都会让该领域科学家们使出吃奶的劲儿。谁能不佩服稀土,一不留神便轻松实现该指标的大跃进。看样子,国际上正在热议的稀土话题只会不断升温。中国很多战略资源都贫乏,偏偏稀土矿藏丰富。但咱们别光偷着乐,还得学会善待、善用和善管此天赐之物。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54974-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iscover浏览资源
  • Dev Tool Bits——使用条件软件断点宏来节省时间和空间
  • Dev Tool Bits——使用DVRT协议查看项目中的数据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ata Visualizer进行功率监视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