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关键词:
LDO
无线充电
爱特梅尔
电路图
自动化
手机版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登录
|
免费注册
首页
新闻
新品
文章
下载
电路
问答
视频
职场
杂谈
会展
工具
博客
论坛
在线研讨会
技术频道:
单片机/处理器
FPGA
软件/编程
电源技术
模拟电子
PCB设计
测试测量
MEMS
系统设计
无源/分立器件
音频/视频/显示
应用频道:
消费电子
工业/测控
汽车电子
通信/网络
医疗电子
机器人
当前位置:
EEChina首页
›
论坛
›
新手园地
返回列表
查看:
3978
|
回复:
6
信号链基础知识之常用的输出结构
[复制链接]
绝对好文
绝对好文
当前离线
积分
172129
发表于 2010-11-8 13: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贸泽电子有奖问答视频,回答正确发放10元微信红包
关键词:
信号链
ZHOUNACHU
在
电子
电路
系统设计中,出于各种性能参数上的考虑,电路设计者会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采用不同的输出结构,例如互补式输出结构、推拉式输出结构等。本文将继续信号链基础知识系列文章,着重分析几种常用的输出结构。
(1)互补式输出结构:
最原始的互补式输出结构拓扑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出,该类型电路的充电时间和放电时间分别为:
有意思的是:理论上来说,这里
电容
器本身并没有消耗直流电源的任何功率,因为电容充电所消耗的能量正好等于电容放电所消耗的能量!即一个周期内均为:
所有的能量都被消耗在加热驱动电路上了。
这种形式的输出结构还有一个“交越失真”的问题,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可参阅:《剖析Transistor的5种工作状态》
(2)推拉式输出结构:
最原始的推拉式输出结构拓扑如下图所示:
采用这种结构时需要注意的一个情况就是:当输入
电压
位于某一值时,TR1和TR2有可能都部分“导通”,此时,
电流
从直流电源Vcc经晶体管直接流到GND。由此产生了一个从Vcc到GND的浪涌电流,功率以热量的形式消耗在晶体管上了。严重的情况下,会烧坏晶体管。
注:图中的1/2*Vcc只是代表一种可能值,由于各类晶体管的参数不同,这样的一个电压值难以确定下来。
一个解决办法是:在TR1的射极和TR2的集电极之间串一个
二极管
。
另外,对于由
CMOS
管构成的推拉式输出结构来说,由于这个“部分短路”的原因,导致CMOS电路的动态功耗比它的静态功耗要高,由此可以看出,在CMOS电路中,我们关注的一般是它的动态功耗,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它的静态功耗。
(3)三态式输出结构:
这种输出结构是由推拉式输出结构演变而来的,它充分利用了推拉式结构工作速度快的优点,同时允许输出端连接在一起。输出信号时除了高电平、低电平这两种状态之外,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高阻”状态,即上拉和下拉晶体管都同时截止时使得输出端到电源和GND都是高阻态的一种情况。
其实这种输出结构只是比推拉式输出结构多设置了一个“使能控制信号”输入端:
a)“使能”有效的时候,其原理和推拉式结构一样;
b)“使能”无效的时候,输入与输出直接断开,形成高阻。
这样可以实现多个门电路连接到同一个数据
总线
上了。
(4)集电极开路式输出(或漏极开路式输出)结构:
从推拉式输出式结构可以分析得出,两个TTL门电路是不能直接将输出端连接在同一点上的,由此就不能形成有效的“线与”逻辑关系。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集电极开路式输出结构来有效地解决。该种结构的简要拓扑图如下所示:
这里的上拉
电阻
虽然不要求精度很高,但是却是必不可少的,若没有它的话,当TR饱和导通时将会导致外接直流电源与GND发生短路,很有可能烧坏晶体管。
另外,当输出为低电平时,由于晶体管处于深度饱和状态,其输出电阻即为晶体管的饱和电阻(其值一般很小),因此,此时具有很好的带负载能力——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可以全部用来驱动负载。这种情况很简单,我就不举例了。
这里的上拉电阻取值应该尽量的小,以达到尽可能高的速度,因为这样可以减小从低态到高态转换的时间常数(即上升时间)。但是,上拉电阻也不能过小——受集电极开路输出时的最大吸收电流限制,况且此时也将会增加直流电源的功率损耗。
一般来说,直流供电源为5V的情况下,TTL门电路的输出高电平能够达到3.5V已经算是比较理想的情况了,且对于CMOS来说,只有当输入Vin>3.5V时才判定输入为高电平,所以电路设计过程中若TTL与CMOS直接相连接,则极有可能会导致电路的误操作。这时,采用集电极开路式输出结构即可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碎碎念:对于大部分
比较器
芯片来说,里面一般都会有一个集电极开路式输出结构,且其发射极接地。此时,如果将一个外部上拉电阻连接到所选择的电压上,那么输出端便可以在外接电压值和地之间转换。
(5)射极跟随器式输出(或源极跟随器式输出)结构:
刚开始接触射极跟随器电路时,我们也可能会好奇地问:既然输出电压近似相等于输入电压,为何不直接连一根导线就完事,非要费劲在中间加一个电压跟随器?其实,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于:电压跟随器放大了输入信号的功率,并且加强了电路的带负载的能力。
但是这样的结构也是存在问题的,当发射极为容性负载时,如果基极电位下降的时间比发射极的时间常数短时,则晶体管截止,这样,便不能高速工作。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在一本参考书(忘了作者)上看到一个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法,我把原理拓扑图画下来,和网友share一下:
可以看出,这里主要的改进就是用PNP晶体管代替发射极电阻,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本文小结:以上主要是以晶体管电路为例来说明情况的,至于CMOS门电路,分析方法大体是一致的。熟悉并掌握这些常用的输出结构对于设计出性能良好的
集成电路
是大有裨益的。
相关文章
•
隔离式状态监控通道之间的相位匹配:DAQ μModule应用
•
信号链芯片的眼图和抖动测试
•
利用精密信号链μModule解决方案简化设计、提高性能并节省宝贵时间
•
为什么要使用LVDS或JESD204B标准?
•
KWIK电路常见问题解答 15Msps 18位ADC的驱动器设计考虑因素
•
适用于低功耗信号链应用的功率优化技术
•
一种使用Python来分析混合模式信号链中噪声的简单方法
•
ADI发布全新精密中等带宽信号链平台,可连接多种类传感器
•
低功耗精密信号链应用最重要的时序因素有哪些?(下篇)
•
低功耗精密信号链应用最重要的时序因素有哪些?(上篇)
回复
举报
macmanaman
macmanaman
当前离线
积分
591
发表于 2010-12-6 00: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ningfang
ningfang
当前离线
积分
10
发表于 2010-12-23 16: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ligang22
ligang22
当前离线
积分
85
发表于 2010-12-29 21: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厉害。楼主的经验真让人受益匪浅,感谢楼主与大家分享这么宝贵的信息。我觉得eepeople网站上有好多适合楼主和大家的职位 ,比如设备工程师 、人事经理 、汽车电子高级工程师等等,来自世界知名电子企业,有空大家可以去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kun362779585
kun362779585
当前离线
积分
10
发表于 2011-3-12 14: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youyou_zh
youyou_zh
当前离线
积分
3811
发表于 2011-4-3 14: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fafa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spy007868
spy007868
当前离线
积分
11994
发表于 2013-10-27 08: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下来!!!!!!!!!!我自己好好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