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茨出席SXSW大会演讲:教育的未来在数据

发布时间:2013-3-10 17:55    发布者:1770309616
关键词: 盖茨 , SXSW , 数据 , IBM , CEO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近日出席在美国德州奥斯汀市举办的SXSW互动大会,称过去十几年间教育领域的技术发展陷入了停滞,研发投入也远远不够。他认为,教育技术未来发展的关键将在于数据。盖茨是以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的身份出席SXSW大会教育分会(SXSWedu)的。他在这次面向2500名观众的演讲中主要谈到了教育和科技的关系。
8.jpg

在演讲中,盖茨很少谈及盖茨基金在美国教育领域所做的工作,而是阐述了他对教育与科技的宏观看法,即科技在过去是如何被应用到教育中的,为何这种趋势陷入停滞,以及未来进一步融合教育与科技的需要。


“ 我认为,如今是教育领域科技发展的特殊时期,”他开始说道。但他的言辞很快就变得谨慎,或许是因为他想起了早期盖茨基金会在美国推行的一些教育方面的改革所遭遇的挫折(比如盖茨基金会曾经推动一项在高中内部建立小型高中的计划,但该计划进展并不如意),“我们必须承认这种改革是很复杂的,我们不能太过天真。”


在教育科技成本方面。盖茨说,在1990年代的上一波教育技术发展和投资兴起的时期,”在互联网上存储1个小时的视频可能需要花费数百美元,“而如今科技的性价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同样的视频存储成本如今只有几美分,他说。


但尽管教育科技的绝大部分成本都在下降,”互联网接入仍然是其中最昂贵的部分“--甚至比学生所使用的硬件设备成本更高。盖茨说,这一点必须得到改变,因为互联网接入不仅在教室中很重要,而且在回家以后继续学习方面也很重要。


在教育科技投资方面。尽管有分析人士担心近年来投资者和科技媒体对于教育科技和创业公司的关注有些过热,但盖茨认为,问题应该是教育领域的投资是否与其重要性相称:”我认为完全不相称。“相反,他认为,与其他重要领域相比,教育领域的研发投入资金远远不够。”对于美国社会来说,教育的投资应该比如今大得多才对。“


在创业公司方面。”我们在教育科技领域需要众多敢于冒险的人,这也是为什么我很高兴今天能够来到这里的原因,”盖茨说。与其他许多教育展会不同的是,SXSWedu大会的参与者汇聚了教育工作者、行业供应商、投资者、技术人员和创业公司等多方人员,而没有限定仅来自某个行业或群体。“在这个领域,我们要么能够提升教育的质量,”他在演讲的结尾说,“要么我们就原地踏步走,就像过去几十年那样。”


以盖茨的演讲作为SXSW教育大会的结束再适合不过。在这次大会中,约5000个参会者既讨论了教育数据应用的前景,也表达了对于教育数据滥用的担忧。


数据本身并无好坏。它只是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作出决策的一个工具,但它同时也可能成为教育工作者逃避对决策的思考,一味依赖的工具。


但不管怎样,数据在当今教育科技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关键的一点在于,教育工作者是如何使用这些信息的。(腾讯科技)

IBM CEO称“大数据”将是公司今年首要业务

IBM首席执行官罗睿兰(Ginni Rometty)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就有关IBM公司2013年重要事务等问题作答时表示:“大数据”服务将是该公司今年最为关注的首要业务。大数据服务可以让消费者挖掘大量的信息,从而帮助用户作出更好的决策。

9.jpg

  罗睿兰表示:“当然,一切都围绕大数据和分析展开。”就在此前不久,罗睿兰还在纽约外事委员会发表演讲,表示大数据将给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竞争优势。罗睿兰在演讲中向商业与政界的领导表示:“我想让你们感觉到,数据就是未来的自然资源。”基于数据的运用已经帮助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的犯罪率减少了30%。

  她还表示,对IBM而言,这种能力也可以帮助该公司拓展新的海外市场,并销售包括更多范围任务在内的多服务——包括从流量管理到天气监控再到工资单的管理等。据称,IBM公司80%的业务增长都是来自美国之外的海外市场。

  上周,IBM将2015年的数据分析业务预期销售额从此前制定的160万美元提升至200亿美元。2010年,IBM的此项业务收入约为100亿美元。自从2005年以来,IBM已经花费了160亿美元的资金,用来收购了35家公司,以此来增强IBM的分析能力。

  在周五的纽约股市上,IBM股价上涨0.5%,报收于210.38美元。今年以来,IBM股价已经上涨了9.8%。

  罗睿兰表示,企业可以使用数据分析来追踪各位员工的表现,并根据员工的偏好来安排相应的岗位。她还表示,数据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来应对网络攻击所带来的越来越多的威胁,因为企业可以预测到下一个攻击将会发生在哪个地方。罗睿兰还呼吁各国一致合作,以共同制定大数据相关的战略。(搜狐IT )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11386-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在线工具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