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补贴到持股:美国芯片法案惊现"国家股东"?英特尔成关键试验田
发布时间:2025-8-22 10:06
发布者:eechina
8月22日,据《华尔街日报》援引美国政府官员消息,特朗普政府正酝酿一项重大政策转向:拟通过股权置换方式介入部分半导体企业,要求获得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补助的公司向联邦政府提供非表决权股权,但已承诺扩大美国本土投资的龙头企业或可豁免。这一计划若落地,将颠覆美国传统产业补贴模式,引发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震荡。 股权置换计划浮出水面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在接受CNBC采访时证实,政府正与英特尔就收购其10%股权展开谈判,并暗示三星、美光科技等企业可能被纳入范围。根据审议中的框架,政府计划将已发放的《芯片法案》补贴及未来拨款转换为企业股权,以英特尔为例,其已获批的110亿美元贷款额度及79亿美元直接补助或成为股权置换资金池。卢特尼克强调:“纳税人资金不应成为无偿馈赠,政府必须获得相应权益。” 差异化对待策略引发关注 尽管政策剑指所有受助企业,但政府内部已形成差异化执行方案。一名匿名官员透露,台积电、三星等已启动大规模美国建厂计划的企业可能被排除在外。以台积电为例,其亚利桑那州工厂已投入66亿美元政府补贴,并于2024年底量产3纳米芯片,该厂产能占台积电全球先进制程的12%。但若政策强制推行,台积电高管被曝已讨论退还补贴的可能性,以规避政府持股。 英特尔成政策试验田 陷入经营困境的英特尔成为政策落地关键标的。该公司股价在消息公布后两日累计上涨11%,市值回升至千亿美元上方。根据测算,政府10%股权对应价值约105亿美元,与其已获补助规模高度吻合。但分析师指出,英特尔俄亥俄州新厂需200亿美元投资才能实现技术迭代,单纯股权置换难以解决其资金缺口。晨星公司分析师布莱恩·科莱洛直言:“这更像是政治表演,而非实质性救助。” 全球产业链警惕政策外溢 该计划迅速引发国际反应。台湾地区经济主管部门负责人郭智辉称“需确认实际影响”,岛内网友则痛批“无耻流氓收保护费”。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紧急评估三星得州泰勒工厂风险,该厂投资额达170亿美元,其中39亿美元来自美国政府补助。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若政府持股企业获得军用订单优先权,将扭曲全球半导体市场秩序。 法律与市场双重挑战 政策推行面临多重障碍。首先,《芯片法案》原条款要求企业将超额利润与政府分成,股权置换可能触发法律修订程序。其次,非表决权股权设计虽避免政府干预运营,但“黄金股”机制已引发争议——今年6月特朗普批准新日铁收购美国钢铁时,即通过国家安全协议保留重大决策否决权。富而德律师事务所报告指出,这种“永久性非经济优先股”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尚无先例。 产业政策转向信号强烈 此举标志着美国产业政策从“财政补贴”向“国家资本”的激进转型。白宫新闻秘书卡洛琳·莱维特将其定义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创新方案”,而政坛左派领袖伯尼·桑德斯竟罕见支持,称“纳税人应从企业福利中获得回报”。这种跨党派共识预示,半导体产业可能成为美国政府深度介入私营经济的试验场。 当前,白宫尚未就具体实施时间表作出回应,但市场已开始定价政策风险。英特尔竞争对手AMD股价本周下跌4.7%,而应用材料、泛林集团等设备商因预期政府订单增加,股价分别上涨3.2%和2.8%。这场由补贴引发的股权争夺战,正在重塑全球科技产业的权力格局。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