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光子芯片专用大模型OptoChat AI正式发布
发布时间:2025-5-12 14:53
发布者:eechina
5月8日,在南京江北新区举办的光子产业生态大会上,国内首个专注于光子芯片领域的专用人工智能大模型——OptoChat AI正式发布。该模型由南智光电联合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团队、江苏产研院等生态伙伴共同研发,标志着我国在光子芯片研发领域实现从“经验驱动”向“智能驱动”的范式变革,为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发展注入关键动能。![]() 破解行业痛点:从“人找知识”到“知识找人” 光子芯片作为光电技术与微电子技术融合的前沿领域,其研发涉及激光器、调制器、探测器等光学元件与电子芯片的复杂集成,工艺复杂度呈几何级数增长。传统研发模式下,工程师需耗费大量时间查阅文献或咨询专家,知识转化效率低、参数理解难等问题长期制约技术突破。 OptoChat AI的诞生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该模型基于超过30万份权威文献、专利及可信工艺数据进行结构化训练,构建了覆盖材料选型、结构设计、性能分析、制备路径优化等全流程的专业知识体系。用户输入技术问题后,模型可“秒回”解决方案,并附参考文献与数据支撑,实现从“人找知识”到“知识找人”的跨越。 技术突破:专业性与可靠性领跑行业 与通用大模型相比,OptoChat AI聚焦光子领域“懂光子、懂工艺、懂应用”的实用价值,其专业性体现在三大核心优势: 全链条知识覆盖:深度融合南智光电“薄膜铌酸锂+X”光子芯片全链条研发数据,涵盖从材料生长到器件封装的完整工艺链; 高精度参数解析:针对光子芯片特有的线宽粗糙度(LWR)、光损耗等关键参数,提供精准优化建议; 实时行业洞察:动态更新全球光子芯片技术路线图与专利布局,助力企业规避研发风险。 在发布会现场演示中,当用户输入“硅光平台耦合效率优化方案”时,OptoChat AI不仅给出多层材料折射率匹配建议,还推荐了三家国产光刻胶供应商的最新产品参数。这一表现获得与会专家高度评价,被视为“光子芯片研发的智能外脑”。 生态共建:开放接口推动产业协同 OptoChat AI的研发团队以“00后”产品经理王海若为代表,其成员平均年龄不足28岁。这支年轻团队自2024年起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原型开发,后获南智光电立项支持,最终打造出这一行业标杆工具。 目前,OptoChat AI已面向部分产业客户和研究团队开放试用,并计划于2025年第三季度开放接口与联合训练平台。届时,全球科研机构与企业可免费调用模型API,上传自有数据参与模型迭代,形成“共建共享”的产业生态。 “我们期待OptoChat AI成为光子领域的‘Linux’——一个由全行业共同维护的开源智能底座。”南智光电副总经理潘涛表示,该模型将与EDA工具链、晶圆厂工艺数据库深度对接,推动光子芯片设计周期缩短40%以上。 战略意义:抢占全球光子产业制高点 光子芯片作为6G通信、量子计算、智能驾驶等领域的核心器件,其技术自主性直接关乎国家战略安全。OptoChat AI的发布,不仅填补了国内光子芯片专用AI工具的空白,更通过智能化手段加速技术迭代。 据行业测算,应用该模型后,光子芯片研发企业的试错成本可降低60%,新产品上市周期压缩至传统模式的1/3。目前,南智光电已依托OptoChat AI实现8英寸铌酸锂晶圆流片良率突破90%,服务客户超300家,涵盖华为海思、中芯国际等龙头企业。 “OptoChat AI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在光子芯片领域从‘跟跑’向‘领跑’的转变。”中国科学院院士祝世宁在发布会上强调,该模型将与南京已落地的EDA国创中心、光电技术创新中心形成协同效应,助力长三角打造万亿级光子产业集群。 未来展望:持续迭代构建智能生态 根据规划,OptoChat AI将于2026年推出2.0版本,新增多物理场仿真、工艺缺陷预测等模块,并支持中英双语交互。南智光电同步启动“光子智能生态伙伴计划”,联合华为云、阿里达摩院等机构共建光子芯片数据集,推动行业标准化进程。 “光子芯片的未来属于敢于突破边界的创新者。”王海若表示,团队将持续优化模型对新型材料(如钙钛矿、二维材料)的支持能力,为下一代光子集成技术铺路。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