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学家实现19芯光纤传输新突破 每秒1.02Pb创全球最高速长距纪录​

发布时间:2025-4-27 10:02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日本 , 光纤
4月24日,日本信息通信研究机构(NICT)联合住友电工正式宣布,在光通信技术领域取得革命性突破:全球首次在标准外径(0.125毫米)的19芯光纤上,实现了1808公里传输距离下单纤单波段1.02 Pb/s(Petabit per second,即每秒1.25亿MB)的超高速数据传输。这项技术不仅刷新了全球光纤传输速度与距离的双重纪录,更为未来构建超高速、大容量光通信网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技术解析】19芯光纤架构突破传统限制​​

此次突破的核心,在于住友电工研发的​​19芯光纤​​设计。传统单芯光纤容量增长已逼近物理极限,而19芯光纤通过将19个独立光学通路集成到一根标准外径光纤中,大幅提升了空间复用效率。结合C波段(通信常用波段)与L波段(长距通信常用波段)的​​180个波长复用​​,并采用​​偏振复用16QAM(四相位移键控)技术​​,信号调制密度提升至极致。实验中,180路信号在86.1公里光纤区段循环19次,成功验证单纤单次循环传输容量超1 Pb/s,最终实现总传输容量与距离乘积高达​​1.86 Eb/s・km​​(艾比/秒・公里)的惊人成果——相当于在1秒内传输超过22800部4K电影。

1.jpg

​​【关键创新】双轮驱动实现信号零损耗​​

​​低损耗芯线结构优化​​

住友电工通过重构光纤芯的微观结构与折射率分布,将19个光学通路间的信号串扰降至行业最低水平,同时降低C+L波段信号传输损耗。每公里损耗控制在0.175 dB以下,较传统单模光纤降低约15%,为超长距离传输提供硬件保障。

​​超大规模并行传输中继系统​​

NICT研发的专用中继设备可同时为19芯光纤提供光信号放大与再生,采用分布式光放大技术实现毫秒级延迟的中继补偿。通过智能信号校正算法,成功消除因芯间功率差异导致的信号失真,确保长距传输稳定性。

​​【应用前景】颠覆通信网络架构​​

实验验证了19芯光纤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互联、超高速干线通信及未来6G网络​​中的关键价值:

​​· 干线网络​​:以当前实验参数计算,单根光纤即可满足3000万用户同时在线观看8K视频流媒体,或支撑一座百万人口城市的智慧城市数据交换需求。
​​· 跨国互联​​:1808公里的传输距离足以覆盖东京至上海的海底光缆链路,助力构建全球下一代通信骨干网。
​​· 边缘计算节点​​:在城域数据中心间建立低延迟、高带宽的数据桥梁,推动实时AI训练与边缘节点的即时交互。
· 住友电工首席技术官高桥直树表示:"该技术通过硬件创新与算法迭代的深度结合,突破了传统光纤的性能瓶颈,为下一代通信网络提供了可行路径。"

​​【行业影响】全球通信生态迎新变量​​

国际电信联盟(ITU-T)专家评价称,此次突破标志着光纤通信进入"多芯时代",或将促使全球光通信产业链重构。分析机构预测,该技术若实现商业化,将显著降低单位比特传输成本,并加速6G乃至太比特级网络的部署进度。目前,日本团队已启动与全球主要电信运营商的联合测试计划,致力于推动技术标准制定与产业化落地。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86498-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PIC18-Q71系列MCU概述
  • 无线充电基础知识及应用培训教程3
  • 安静高效的电机控制——这才是正确的方向!
  • 想要避免发生灾难,就用MPLAB® SiC电源仿真器!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