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科技全新升级业界领先的硬件辅助验证产品组合,助力下一代半导体与设计创新

发布时间:2025-2-18 18:00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芯片设计 , 原型验证 , HAPS-200 , ZeBu
英伟达、AMD、Arm和SiFive等行业领先企业纷纷部署新思科技的原型验证与仿真技术

新思科技 (Synopsys,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NPS)近日宣布,推出基于全新AMD Versal Premium VP1902自适应系统级芯片(SoC)的HAPS原型验证系统和ZeBu仿真系统,全新升级其业界领先的硬件辅助验证(HAV)产品组合。全新一代HAPS-200原型验证系统和ZeBu仿真系统提供了改善的运行性能、更快的编译时间和更高的调试效率。两者均基于全新的新思科技仿真与原型验证就绪(EP-ready)硬件构建,通过重新配置和优化软件,支持仿真与原型验证用例,从而优化客户的投资回报率。ZeBu Server 5经过进一步增强,可提供超越600亿门(BG)行业领先的可扩展性,以应对SoC和多芯片设计中日益增长的硬件和软件复杂性。同时,它继续提供业界领先的密度,以此优化数据中心的空间利用率。

新思科技首席产品管理官Ravi Subramanian表示:“随着行业SoC和多芯片解决方案开始迈向千亿门芯片容量和上亿行软件代码的复杂性,先进设计的验证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与AMD保持密切合作,新思科技全新推出的系统在提供优异硬件辅助验证性能的同时,还实现了原型验证与仿真用例之间的强大灵活性。行业领导者们纷纷部署新思科技EP就绪硬件平台,用于从芯片到系统的全面验证与实现。”

HAPS-200原型验证系统提供2倍的性能提升和先进的调试功能

新思科技HAPS-200原型验证系统提供业界领先的运行性能和更快的编译速度,调试性能相比HAPS-100提升了4倍。该系统可充分利用现有的HAPS-100生态系统,并支持混合的HAPS-200/100系统设置,可从单FPGA设置扩展到容量高达108亿门的多机架设置。

英伟达硬件工程副总裁Narendra Konda表示:“随着市场对处理大型人工智能计算数据集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着GPU和CPU的算力需求水涨船高,英伟达新一代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时间已被高度压缩至年度发布周期,这要求我们采用业界一流的原型验证解决方案。新思科技HAPS-200提供了业界领先的原型验证速度,助力我们实现了50 MHz的性能,这是提升软件开发团队生产力的关键。我们期待进一步扩大HAPS-200的部署,以充分发挥我们软件开发团队的潜力。”

新思科技EP就绪硬件平台提供行业领先的投资回报率

HAPS-200和ZeBu系统基于新思科技仿真与原型验证就绪(EP-ready)硬件平台构建,旨在为客户优化投资回报率,并且无需预先确定仿真与原型验证硬件的容量平衡点。该EP-ready硬件平台支持通过线缆和集线器,以实现直接和可扩展的连接。用户可以通过事务处理器和速度适配器,充分利用支持主流接口协议的广泛解决方案组合。

AMD高级副总裁兼自适应与嵌入式计算事业部总经理Salil Raje表示:“仿真与原型验证的未来需要前所未有的性能、适应性和可扩展性。通过将具有业界领先的容量*、性能和调试功能的AMD Versal Premium VP1902自适应SoC集成到新思科技的EP-ready平台,我们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性能指标,还改变了开发者团队验证和优化其全新ASIC和SoC设计的方式。我们与新思科技的长期合作使芯片设计团队能够应对从AI/ML工作负载到多芯片架构高度复杂的验证挑战,同时显著加快产品上市时间。”

提高多芯片设计的可扩展性并加快软件开发

新思科技已将“模块化硬件辅助验证(Modular HAV)”方法学扩展至ZeBu Server 5,并已被使用HAPS原型验证的客户采用,将其行业领先的可扩展性提升至600亿门以上,以满足行业不断增长的仿真容量需求,同时显著减少编译时间和计算资源,并支持大规模的多芯片设计仿真。模块化HAV方法采用的接口协议解决方案基于新思科技广泛的、经过硅验证的完整接口IP组合。

此外,新思科技的混合技术(Hybrid-technology)结合了在连接HAV系统的主机服务器上运行的虚拟模型。新思科技Virtualizer现可支持多线程技术。这一先进技术显著加快了软件启动流程,例如,它可以支持在10分钟内完成完整的安卓系统启动。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82037-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PIC18-Q71系列MCU概述
  • 为何选择集成电平转换?
  • 基于CEC1712实现的处理器SPI FLASH固件安全弹性方案培训教程
  • 5分钟详解定时器/计数器E和波形扩展!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