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界上书建议修改《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2-3-14 20:54
发布者:1770309616
这几天,太阳能企业有些坐不住。因为在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太阳能产业被点了名。温总在报告中指出,“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当天,沪深股市太阳能和风电板块均双双大跌。 “制止”——严厉的措辞,让太阳能领域企业似乎一时难以承受之重。随后,太阳能产业领域的代表起草了一份“关于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一句修改的建议”,希望国家能将这部分改写成防止某些环节的盲目扩张。 “企业感到非常受打击” 温总在《政府工作报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段中指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机制,加强统筹规划、项目配套、政策引导,扩大国内需求,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 “前一部分,对新能源产业来说给予了极大的鼓舞,非常振奋人心。”全国人大代表、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鸣对记者说,“但接下来话锋一转变成了‘制止’,企业感到非常受打击。” “虽然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确存在一些产能暂时过剩和扩张失当的问题,但这主要是在欧美经济形势和对华政策,国内需求尚在启动之际的暂时现象。”黄鸣认为,更不能代表价格早已低于常规能源,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太阳能热水、采暖,太阳能炊具等产业。 因此,代表建议将这部分改成“要科学发展新能源,继续大力支持和推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应防止这些产业某些环节的盲目扩张。为此,应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机制,加强统筹规划项目配套,政策引导,扩大国内需求。”去掉“制止太阳能、风能等产业的盲目扩张”一句。 同时,黄鸣也给出了新能源受限的环节。他认为,首先在风能方面,由于风能是不固定的,是间歇的,所以有些地方的风能装机容量过大,超过了电网的容纳能力,造成局部浪费。 其次在电网方面,上述问题都对电网产生了冲击,所以这也说明目前电网的接收能力、技术水平,还不能像西方那样能够接收大规模的风电。除风能过度扩张问题外,电网配套也存在问题。智能电网理论上应该是可以接受比常规的电网多一倍甚至两倍的不确定载荷,可以进行调峰智能化的办法。 此外,在太阳能方面,只仅仅限于光伏是盲目扩张了,光热、太阳能热发电,还有太阳能的采暖、制冷、海水淡化等等方面,发展不充分。 最后,光伏在某些环节上,比如光伏的工程施工、光伏的配套备件,比如说控制器等等,我国在这方面的产能不够,还得进口。即便多晶硅三四年前就说过剩了,要限制,实际到现在我国还有30%到40%的多晶硅来自进口。 据记者了解,负责起草这一建议书的皇明公司方面已经联系了四五家企业,反馈结果是都打算联名做这件事。目前已有企业在这份建议上签字,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是首位签名的人大代表。 “政策上不能采取‘一刀切’” 事实上,“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犹如一把双刃剑,从行业角度讲,淘汰没有实力、创新能力较弱的企业,达到适者生存,但是国家提出“制止”后,恐怕淘汰的不仅仅是落后企业,优势企业也将受牵连,一并被淘汰。这是部分企业所担心的问题。 晶龙集团新闻发言人段同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来的,因此企业在银行贷款中或将被一刀切似的受到限制。”段同刚说,目前,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太阳能公司,都存在着银行负债率比较高的问题。“国家一旦实施‘制止’,那么在银行将很快做出反应,企业缺少血液,优势企业都将受到影响,企业的发展将面临危险。” 据了解,从去年开始,银行开始紧缩光伏业的贷款。据了解,从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光伏企业的授信度降低,部分银行发出了危险信号。 从2011年年底,光伏业贷款难的问题就已经显现。段同刚表示,企业从银行贷款,刚到期银行就把贷款收回。而之前从未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恰恰相反,过去,银行主动邀请企业贷款。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建议,国家应统筹制定金融扶持政策,鼓励引导金融资本市场积极参与和支持光伏产业的发展,进一步降低针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等清洁能源的资金成本,调动鼓励引导各方资本对光伏产业的发展进行长期投入,为我国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资金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经信委主任王海林建议,引导太阳能光伏产业有序发展,政策上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制止新项目上马,“应该鼓励新增加一些有技术、有资源的项目,同时支持落后产能的改造升级。” “企业对报告的理解还不够全面” 虽然《政府工作报告》中只是简短的一句话,但各方的理解各有不同。 “这句话,有可能引起社会不了解这些行业的误解,误导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导向和决心。”黄鸣表示。 “我认为在报告中出现‘制止’两个字是表示政府不能容忍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董事长王计表示,“使用这样一种很尖锐的词汇,使我们看到了坚决治理这一问题的决心。” “对行业盲目发展是有所制止,但对部分企业也将形成一定的壁垒。”段同刚认为,如果美国“双反”成功,德国以及欧盟跟进,加之银行贷款收紧,那么太阳能行业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如果这句话能进行修改或做以补充说明最好”。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钱智民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制止”,主要是针对光伏玻璃风电等设备制造业来说的,并不是说国内光伏和风电的应用会减速。相反,非化石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将会加速。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向记者透露,政府工作报告是经过反复征求意见,原稿比现在的要严厉得多,“我记得政府工作报告中原稿是‘严控风能、太阳能产能过剩’,比大家现在看到的口气要严厉许多。”经过广泛地征求意见,反映到国家能源局、全国人大后,改为制止盲目扩张,已经是做了很大的修改。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光伏电池的产能达到35吉瓦到40吉瓦,去年全球光伏电池安装量为28吉瓦。也就是说,中国光伏电池的产能超过了全世界市场需求的一半。 “目前,企业对报告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孟宪淦认为,报告中涉及这部分内容的几句话都分别有其深刻含义:第一句是“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机制”;第二句是“加强统筹规划、项目配套、政策引导”;第三句“扩大国内需求”,“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后面还有一句是“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 “报告对可再生能源的描述是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讨论,征求了方方面面的意见,所以不能仅从企业利益出发来看待国家整体全局的利益,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是由于盲目无序发展的结果,这个结果不能让国家、政府和社会来承担。”孟宪淦说,“这次人大的基调就是GDP增长减缓,我们求质不求量。如果在这种背景下,仍要求银行贷款、盲目扩张,不符合国家经济总的发展形势。” 来源:中国企业报 温总“制止太阳能盲目扩张”之说屡遭疑 “这几天已经有几十个人笑称我被‘制止’了。”住鲁全国人大代表、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已经不止一次说这话了。在10日本次全国人代会秘书处为他在梅地亚举行的媒体专访会上,黄鸣讲到最多的也是这一内容,他建议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表述进行适当修改。 “当场就有人拍我,说我被‘制止’了” 黄鸣所说的“被制止”,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14个字有关,即“制止太阳能、风能等产业盲目扩张”。“当场就有人拍了拍我,打趣说要‘制止’我了。”黄鸣说,随后几天,已经有几十个人对他说类似的话了。 6日晚接受记者采访时,黄鸣曾拿着政府工作报告一字一句地给记者读。记者看到,在上述14个字之前,报告的表述是:“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机制,加强统筹规划、项目配套、政策引导,扩大国内需求。”“但接着话锋一转,称要‘制止太阳能、风能等产业的盲目扩张’。”黄鸣说,这让他感到很突然。 “所有盲目扩张都应该制止,不仅仅是太阳能、风能等行业。”黄鸣认为,这正是他最担心的地方,这样的表述有可能让外界产生误读,从而让正处在调整期的太阳能产业受损。很多人打趣他说“被制止”了,从一个侧面证明他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黄鸣说,随后在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他鲜有地“抢话筒”。他说,根据他的理解,“制止”的应该是太阳能行业中的某个环节或某个方面,如光伏。最近两年,光伏从前几年的“大热”跌入低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皇明所从事的多是家用产品,受到的影响不会太大。他认为,很多人说他“被制止”也是一种误读。“我是想代表整个行业表达想法。”黄鸣说,他还有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和中国节能协会副理事长等身份。最近几天,他曾接到不少协会和行业内的人员打来的电话,询问相关事宜。 “以前都说‘大力发展’,这次感到很突然” 黄鸣直言,这次听到“制止”两个字之所以感到很突然,是因为之前他听到的多是“大力发展”等字眼。 黄鸣还是上届全国人大代表,加上今年,已经连续参加10次全国两会了。此前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多表示要大力发展包括太阳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产业。 在他看来,目前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高达50%到60%,能源问题非常紧迫,在常规能源即将消耗殆尽、过度开采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及时发展新能源,可一并解决能源安全和节能减排等问题。 目前,全球光伏产业正跌入低谷,国内相关行业正处于调整期。黄鸣说,如果公众产生误读,对政府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导向和决心产生错误理解,可能会引发银行断贷等现象,从而可能会使一大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太阳能、风能等企业,面临更大的困难,甚至难以生存。 建言改成“防止这些产业某些环节的盲目扩张” 除了向媒体口头表达想法外,黄鸣称,他正通过正规渠道向有关方面表达自己的建议,且近几天一直在联系同行业的其他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他认为,虽然目前国内的光伏产业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和扩张失当等问题,但大背景是,不太乐观的欧美经济形势和他们的对华经济政策,使我国的光伏出口受到了巨大影响,同时,国内需求尚处于启动阶段。“这些可能只是暂时现象”,不能断定这就是长期状态,也不代表整个太阳能产业的现状和未来,比如太阳能热水、取暖、太阳能炊具等仍充满潜力。 黄鸣据此建议,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删除“制止太阳能、风能等产业的盲目扩张”这句话,修改为“继续大力支持和推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应防止这些产业某些环节的盲目扩张。为此,应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机制,加强统筹规划、项目配套、政策引导,扩大国内需求”。黄鸣认为,这样既指明了大方向,也点出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2011年中国光伏企业普陷亏损泥沼 虽然出货量明显提升,却无奈遭遇价格的大幅下跌,2011年中国光伏企业普遍陷入亏损的泥潭。 光伏企业普遍由盈转亏 近期发布2011年业绩报告的太阳能光伏企业包括尚德电力、晶科能源、英利绿色能源、天合光能、东方日升新能源、浙江向日葵及北方光电股份等,这些企业的净利润毫无例外地出现严重下滑。 报告显示,尚德电力2011年净利润由2010年的22.08亿元,转为净亏损8.44亿元。英利2011年净亏损32.09亿元,而2010年同期净利润为13.87亿元。与此同时,晶科能源2011年净利润为2.7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9%。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各家企业的出货量却呈现大幅上升。尚德电力2011年全年光伏组件出货量同比增长33.3%;晶科能源太阳能产品出货量则达到创纪录的950.5兆瓦,比2010年增加97.9%;英利该年度光伏组件出货量为1603.8兆瓦,同比增长51.1%;天合光能2011年光伏组件出货量达到约1.51吉瓦,同比上升43.1%。同时,东方日升新能源和浙江向日葵及北方光电在年报中也表示2011年光伏产品销售量同比仍保持增长。 销售量纷纷飘红,却换得亏损的业绩,这不禁令光伏企业们集体抱怨价格的大幅下跌。 组件价格接近“冰点” 上述公司在年报中大多表示,由于报告期内受欧洲债务危机蔓延、全球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及美国光伏“双反”调查等因素影响,光伏产品销售价格出现大幅下跌,甚至产品价格下降幅度大于原料采购成本下降幅度。 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光伏组件价格在2011年大跌了47%。此外,行业研究机构IMS Research数据显示,2010年11月,太阳能电池组件均价1.9美元/瓦,而2012年2月22日,电池组件均价已降至约0.86美元/瓦。这都预示着光伏行业进入微利生存时代。 作为新兴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最近几年发展迅速,尤其在2010年达到了行业景气高峰。但有业内人士指出,全球光伏市场在2011年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供需失衡的情况,从去年3月开始光伏产业的发展就始终伴随着“消化库存”的巨大压力,有些公司甚至以“亏本”为代价来消化库存。 光伏业的未来在国内 从去年开始一直备受关注的美国对中国光伏业的“双反”调查公布日期已被推迟至3月20日。如果指控成立,75家中国光伏企业将面临高达20亿美元的损失。此外,德国将要下调光伏补贴20%-30%的消息传出后,也令海外光伏市场景气指数再次大跌。随着国外市场的“收紧”,专家表示光伏企业的未来在国内。 据悉,目前我国光伏产量已居世界第一,而国内生产的光伏产品中90%要出口到国外,只有10%消化在国内市场。因此,加快拓展国内市场是推动我国光伏行业发展的必然途径。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也认为,现在光伏企业应该密切关注国内光伏市场快速发展的动向,这将是一种非常好的防范风险的方式。“因为欧洲削减补贴,美国 双反 还没有结果,因此国外市场近期的快速增长是不可能的,但是国内爆发式增长的端倪已经出现了。因此,企业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去抵消国外市场增长乏力的风险。比如,光伏电价标准出台之后,西部地区掀起了一轮光伏电站开发热潮。”他说。 来源:北京商报 政协委员为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把脉” ![]() 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就“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举行记者会,全国政协委员张国宝、邵秉仁、王炳华、李河君、牛文元等就我国风电、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委员们围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机制,加强统筹规划、项目配套、政策引导,扩大国内需求,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新能源发展成绩显著 “我认为中国新能源这几年发展成绩是显著的。”全国政协常委、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表示,目前我国太阳能产品的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1位。中国出口的太阳能产品占世界贸易额的50%以上。 不过,在太阳能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对国外市场依存度过高的问题。据悉,中国生产的太阳能产品90%出口到国外。 与之相比,中国太阳能产品需求市场的启动程度仍然不够。“目前我国总的太阳能发电装机量仅为220万千瓦,与4.5亿千瓦的总发电装机量相比,所占比例微小。”张国宝表示,其中的原因:一是目前太阳能发电的电价远远高于其它能源;二是政策配套做的不够,这需要国家对太阳能发电给予更多的补助,从政策设计上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 张国宝表示,目前我国风电市场的发展情况也非常好。去年风电上网容量已经达到4700万千瓦,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虽然风电发电量仅有733亿度,占国内4.8万亿度发电量的比例仅为1.58%,但也减少了3000万吨的煤使用量,显示出很好的环境效益。 国内风电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弃风”等问题。张国宝指出,这在风电发展中“只是十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问题”,总体来讲风电发展是比较健康的。 张国宝坦陈,由于生产风力发电设备的厂家越来越多,也带来恶性竞争的问题。据统计,目前全国生产风电整机的厂家有60多家,并且存在互相压价现象。每千瓦时风电设备的价格已经从过去的将近1万元降至3500元,风电设备企业利润越来越薄。这在下一步的规划和政策制定上应注意加以解决。 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表示,我国核电国产化进展良好。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引进的美国最先进的三代或者三代半的核电技术,目前4台机组正在建设当中,建成之后三代核电设备和关键材料国产化的水平超过80%。同时,我国也在实施自主研发的项目,例如清华大学高温气冷堆今年会正式开工建设,高温气冷堆带有明显的第四代核电技术的特征,具有固有安全性,能够保证铀氢类反应堆安全可靠运行。 王炳华表示,我国有非常好的核电发展规划及产业配套政策,这些规划及政策明确了未来发展核电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最严格的安全标准来发展核电。 产业结构需要调整 “发展太阳能有三大好处,即助推节能减排、拉动内需、有助于调结构。目前,我国太阳能发电的装机量非常少,发展前景非常大。”全国政协委员、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表示:“对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的盲目扩张’,国家能源局相关人员有一个非常正面的回答,主要是针对光伏玻璃、风电等设备。” “这次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要制止太阳能和风电的盲目扩张,我理解核心意思是说在发展新能源过程当中一定要坚持科学有序的原则。”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电监会原副主席邵秉仁表示,首先规划要科学,新能源的发展必须与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相互结合;其次是发展新能源和改造传统能源必须相结合,始终把坚持传统能源的节能减排放在首位。新能源对于调整能源结构起着必要的补充和改善作用,但在相当长时间内代替不了传统能源。 “太阳能产业本身也要调结构。”李河君表示,太阳能产业有很多技术路线、很多品种,比如单晶硅、多晶硅产业,现在产能本身有很多,而在5年前转化率低的太阳能多晶硅本身就没有意义了,所以也是相对过剩。 卲秉仁表示,现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直接动力来自于营运水平,政府也在进行电价补贴,比如陆地风电1度电补贴0.25-0.3元,而海上风电每度电补贴0.6-0.7元。从现在的实际情况看,由于搞风电利润比较高,直接刺激了风电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工作报告中讲避免风电产业盲目扩张,实际上说的是要有序发展。”卲秉仁表示,这需要进行科技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在配套上要统筹考虑,而不是一味刺激下游电站的发展,要避免设备制造方面的盲目性。 李河君表示,目前太阳能发电的发展已经到了分水岭阶段,太阳能大规模替代已经来临,在替代升级的过程当中技术会起到最主要作用。太阳能产业发展需要两个要素:一是技术,二是以制造业为基础。中国的制造业非常有优势,民营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也很多,以民营企业领衔的新能源研发技术进步非常快,中国在太阳能发电方面的技术跟外国先进水平相比差不了多少。 节约能源仍然重要 “建国初期,我国大概每一年能源消耗总量相当于2400万吨标准煤,但现在每年达到30亿吨以上,这个数字增长惊人。”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牛文元表示,今后我国要特别注重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还要把节能作为整个发展的主线。 据牛文元介绍,中国已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包括所有新能源在内的非化石能源消耗要占到总能源消耗比例的15%。我国传统的能源消耗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包括风能、太阳能、核电等在内的新能源消耗比例正逐年提升,但实现占总能源消耗量15%的任务仍很艰巨。 “我们正努力和全世界各个国家一起实现这个目标,也就是把人口、资源、环境、能源和发展数位一体进行统一思考。节约能源本身就是我们对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的贡献。”牛文元表示。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