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全球首个不到10nm的碳纳米晶体管

发布时间:2011-12-9 16:09    发布者:nansaudi
关键词: 处理器 , 晶体管
在今天的IEEE国际电子设备会议上,IBM的科学家们展示了一系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将会大大推动更小、更快、更强处理器芯片的研发。

  
  IBM表示,五十多年来,计算机处理器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提升性能、缩小尺寸,而且如今已经完全依赖于CMOS工艺技术,但随着摩尔定律逐渐接近极限,传统方法很快就会走到尽头,亟须引入新的材料和电路架构。不同于以往仅在试验室内实现,IBM现在成功将新的材料、新的电路架构运用到了200毫米晶圆上,有望为计算、通信、消费电子提供全新的技术根基。

  
  碳纳米管方向,IBM拿出了全球第一个通道长度(栅极长度)不足10nm的碳纳米晶体管,代表了未来计算技术的重大突破,而且不同于以往已导通状态(on-state)衡量性能的做法,IBM第一次在极其先进的工艺下提供了出色的关闭状态(off-state)性能,比目前一些理论估算得都要好。

  
  IBM宣称,未来十年将进入后10nm时代,而对于传统硅技术来说,想进化到如此尺寸会异常困难,就算能够做成如此尺寸的硅晶体管,在性能上也难以和碳纳米晶体管相提并论。
  

  石墨烯方面,IBM做成了第一个兼容CMOS的石墨烯集成电路(倍频器),频率最高可达5GHz,而且能够在200℃高温下稳定工作。虽然其高温稳定性的细节还需要进一步评估,但已经为在超高温、高辐射环境中使用石墨烯电路打开了方便之门。

  
  而且科研人员们还使用了新的嵌入式栅极结构,使之能在200毫米晶圆上获得足够高的良品率。

  
  融合了磁性机械硬盘、闪存固态硬盘特点的“赛道存储”(RacetrakMemory)再获新进展,首次在40nm工艺200毫米晶圆上实现了与CMOS技术的整合,为长达七年的漫长物理性研发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下边该考虑如何投入实用了。

  
  IBM这次展示了在256个水平磁性水平跑道组成的阵列上如何实现读取、写入功能,接下来将以此为基础,通过使用垂直磁性跑道和三维架构进一步改进Racetrack存储的密度和可靠性,最终有望以不到十亿分之一秒的时间访问海量数据。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3839-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iscover浏览资源
  • Dev Tool Bits——使用条件软件断点宏来节省时间和空间
  • Dev Tool Bits——使用DVRT协议查看项目中的数据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ata Visualizer进行功率监视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