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PP智能合约技术系统开发源码搭建
发布时间:2022-12-5 16:20
发布者:Lyr96246466
区块链已经进化出智能合约,DApp等新的技术,区块链2.0、3.0时代也正在来临。本文将详细介绍智能合约是什么。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项目系统: I8I合约2591开发3365部署、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这套理论由中本聪在2008年提出,并在2009年发布了首个比特币软件。 比特币基于Pow算法:通过与或运算,计算出一个满足规则的随机数,即获得本次记账权,发出本轮需要记录的数据,全网其它节点验证后一起存储,以工作量证明其价值。虽然其完全去中心化的特点是区块链的核心思想,也暴露出比特币Pow共识算法的弊端:资源大量浪费、共识达成的周期较长和易分叉。 于是,以太坊以Pos+Pow相结合公式算法给出区块链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应运而生出智能合约这一概念。 那什么又是智能合约呢? 首先,我们希望大家了解智能合约的本质。同时,在人们了解智能合约的时候,也解除大家对区块链在法律上面的误解。 智能合约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这个术语至少可以追溯到1995年,是由多产的跨领域法律学者尼克·萨博(Nick Szabo)提出来的。他在发表在自己的网站的几篇文章中提到了智能合约。他的定义如下:智能合约(英语:Smart contract)是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智能合约允许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进行可信交易。这些交易可追踪且不可逆转。 从编程角度而言,智能合约就是一段代码。相比常规代码,智能合约具有许多差别与限制,例如: 单线程执行 代码执行会消耗资源,不能超出资源限制 目前难以获取链外数据,例如取得天气信息、比赛结果等 其他限制,如TPS 这些特点使得目前智能合约生态以链上资源的治理为核心。就像以太坊上各式各样的ERC标准与治理方案;EOS上有各种资源模型,比如CPU、RAM、Rex、Bancor协议等。 显然,就目前的生态而言,智能合约对现实世界的影响力有限。 但事物总是在发展的。目前,已有许多致力于突破这些限制的研究,典型的有Oracle(谕言机,但常被称为预言机),它允许智能合约和链外进行交互,这样就能大大提高智能合约的使用场景,彷佛一台电脑通上了网;再比如那些突破链自身性能瓶颈的尝试,例如支付通道、跨链、plasma、rollup,它们都从不同角度打破安全与性能的枷锁。 毋庸置疑,智能合约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将来随着以太坊2.0的落地,也许会开启新一个区块链时代。 智能合约技术 以太坊采用了Solidity作为智能合约语言,Solidity是一门为实现智能合约而创建的高级编程语言,能在允许以太坊程序的节点上运行。该语言吸收了C++、JavaScript的一些特性,例如它是静态类型语言,支持继承、库等。 //SPDX-License-Identifier:GPL-3.0 pragma solidity>=0.4.16<0.9.0; contract SimpleStorage{ uint storedData; function set(uint x)public{ storedData=x; } function get()public view returns(uint){ return storedData; } }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