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萨电子推出面向工业以太网的RZ/N2L MPU,简化工业设备中网络功能的实现

发布时间:2022-8-9 20:22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N2L , 工业以太网EtherCAT , PROFINET
符合TSN标准的集成式3端口千兆以太网交换机支持高精度实时通信

瑞萨电子推出用于工业以太网通信的RZ/N2L微处理器(MPU)——可轻松将网络功能添加至工业设备与模组。RZ/N2L符合众多工业标准规范和协议,便于开发需要实时功能的工业自动化设备。新产品支持日渐流行的时间敏感网络(TSN)以太网标准,确保实时通信。全新器件配备符合TSN标准的3端口千兆位以太网交换机和EtherCAT从控制器,并支持所有主要工业网络通信协议,如EtherCAT、PROFINET RT、EtherNet/IP和OPC UA,以及新支持的PROFINET IRT。

瑞萨电子推出面向工业以太网.jpg

用户可将RZ/N2L用作主机CPU的网络配套处理器,从而在设备中添加工业以太网功能,而无需对其内部配置进行重大更改。这使用户能够利用快速、精确的工厂自动化同步控制功能来开发工业设备。

瑞萨电子工业自动化事业部副总裁白壁仁表示:“按照通常的做法,为实现工业以太网功能而修改设备的全部设计,这在时间和成本方面都造成了巨大的开发负担。为应对这一挑战,瑞萨开发了RZ/N2L。它作为现有系统的附加组件进行了优化。我相信,这一产品将使用户能够通过最小的系统修改,快速部署最尖端的工业网络。”

Port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Dietmar R. Franke表示:“TSN标准成长迅速,我预计支持此标准的RZ/N2L将进一步加速以太网在工厂自动化市场的普及。我们正计划为RZ/N2L发布针对多协议实时通信的GOAL中间件,以帮助我们的客户将工业以太网通信技术落实到他们的设备上。”

作为专用网络配套芯片进行优化
RZ/N2L具有并行和串行主机接口,能够连接至外部应用的主机CPU,由此允许在RZ/N2L和CPU间直接连接以达成高速访问。此外,外部CPU可直接访问存储在RZ/N2L系统RAM中的通信数据。由于RZ/N2L能够独立于外部CPU实现网络处理,因此无需现有应用软件的重大更改即可将工业以太网添加至系统。

可以实现单芯片支持远程I/O、传感器集线器、经济型工业电机和网关
基于Arm® Cortex®-R52构建的RZ/N2L最大工作频率为400 MHz。它集成了大容量ECC RAM,以及delta-sigma接口、A/D转换器和PWM定时器等外围功能,使RZ/N2L可以作为独立器件来开发远程I/O、传感器集线器,和变频器等应用。UART和CAN功能使RZ/N2L能够作为一个网关,将基于RS485或CAN的现场总线转换为工业以太网。

功能安全支持
RZ/N2L可以作为支持功能安全的MPU使用。瑞萨的功能安全解决方案,如RZ/N2L自诊断软件等。瑞萨即将发布的功能安全平台软件,以及安全网络,可以缩减与开发相关的时间与工作量。瑞萨计划在2023年发布用于RZ/N2L的功能安全解决方案。

采用RZ/N2L的成功产品组合
瑞萨发布了两款采用RZ/N2L的PoC(概念验证)板全新“成功产品组合”。这些解决方案采用相配套的瑞萨器件,可无缝协同工作。千兆工业以太网SOM解决方案使用瑞萨的电源管理IC、光电耦合器、EEPROM和其它混合信号器件,在SOM+载板架构中提供可配置的工业以太网。该解决方案具备两个千兆位以太网接口,和PMOD及Arduino接口,以建立具有不同外设的系统。同时应用单个可配置电源来支持不同的RZ MPU。220V AC伺服解决方案集成了电机控制和EtherCAT,通过时间敏感的工业以太网通信获得高速、高精度电机控制。包括一个物理隔离的电机编码器、电源驱动,和具有高度互连性的系统控制模块。此种单片解决方案的设计在性能和成本上优于传统的双芯片平台。

瑞萨工业以太网产品阵容.jpg

瑞萨将这些解决方案与参考电路、Gerber和示例程序代码一并发布,以加速产品开发。瑞萨“成功产品组合”基于相互兼容且可无缝协作的器件,具备经技术验证的系统架构,带来优化的低风险设计,以加快产品上市速度。瑞萨现已基于其产品阵容中的各类产品,推出超过300款“成功产品组合”,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renesas.com/win

供货信息
RZ/N2L MPU现已上市。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renesas.com/rzn2l

适用于RZ/N2L的Renesas Starter Kit+作为初步评估应用的理想选择,现也已上市。更多信息,请访问:www.renesas.com/rskrzn2l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797858-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