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核心板在严酷环境下实现的核酸自动提取

发布时间:2022-5-9 15:02    发布者:阿里嘎多
关键词: 嵌入式 , 核心板 , 单片机

核酸自动提取仪又名核酸自动纯化仪,是应用配套的核酸提取试剂,来自动完成样本核酸提取工作的仪器。广泛应用在疾病控制中心、临床疾病诊断、输血安全、法医学鉴定、环境微生物检测、食品安全检测、畜牧业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等多种领域。


分类
01 根据仪器型号大小不同划分


自动液体工作站:自动液体工作站是功能非常强大的设备,液体分液、吸液等自动完成,甚至能通过整合扩增、检测等功能,实现标本提取、扩增、检测全自动化。大型自动液体工作站因为设备成本高昂,运行成本高,适合一次提取几千个同一种类标本,所以真正得到应用的比较少。

小型自动核酸提取仪:利用封装好的配套试剂自动完成提取纯化过程;小型自动化的仪器,因为仪器设备和运行成本低,操作方便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02 根据提取原理不同划分


离心柱法的仪器:离心柱法核酸提取仪主要采用离心机和自动移液装置相结合的方法,通量一般在1-12个样本,操作时间和手工提取相差无几,不能提高实际工作效率,且价格昂贵,不同型号仪器的耗材也不能通用。


磁珠法的仪器:以磁珠为载体,利用磁珠在高盐低PH值下吸附核酸,在低盐高PH值下与核酸分离的原理,再通过移动磁珠或转移液体来实现核酸的整个提取纯化过程。由于其原理的独特性,所以可设计成很多种通量,既可以单管提取,也可以提取8-96个样本,且其操作简单快捷,提取96个样本仅需30-45min,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且成本低廉,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仪器。


核酸提取需求


1、仪器的安装环境,正常的大气压(海拔高度应该低于3000m)、温度+20℃-35℃、典型使用温度25℃、相对湿度10%-80%、畅通流入的空气为35℃或以下;

2、避免将仪器放置在靠近热源的地方,如电暖炉;同时为防止电子元件的短路,应避免水或者其他液体溅入其中;

3、进风口和排风口均位于仪器背面,同时避免灰尘或纤维在进风口聚集,保持风道的畅通;

4、核酸提取仪离其它竖直面至少10cm;

5、仪器接地,为了避免触电事故,仪器的输入电源线必须接地;

6、 远离带电[color=inherit !important]电路,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拆解仪器,更换元件或进行机内调节必须有持证的专业维修人员完成,不要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更换元件。


[color=inherit !important]FETMX6ULL-S[color=inherit !important]核心板方案推荐


在新冠病毒肺炎[color=inherit !important]疫情中,核酸检测功不可没,[color=inherit !important]飞凌嵌入式为核酸提取仪提供[color=inherit !important]Cortex-[color=inherit !important]A7平台显控[color=inherit !important]方案[color=inherit !important]FETMX6ULL-S工业级[color=inherit !important]核心板。产品采用[color=inherit !important]NXP [color=inherit !important]Cortex-A7 800MHz主频处理器,通过严格的[color=inherit !important]EMC和高低温测试,确保核心板在严酷的环境下保证硬件与系统的稳定性。



推荐原因

FETMX6ULL-S 核心板基于NXP 公司[color=inherit !important]ARM Cortex-A7 架构[color=inherit !important]i.MX6ULL低功耗处理器设计,运行主频800MHz,核心板采用[color=inherit !important]邮票孔设计,独特的电源管理架构使核心板功耗更低。

核心板功能接口资源丰富,最大支持8路UA[color=inherit !important]RT ,同时还支持2路以太网、2路CAN 。

丰富的外围模块,支持WiFi、蓝牙、4G等模块。

24位并行LCD显示,高分辨率大屏显示操作流程,界面清晰,最高分辨率可达1366*768。

核心板尺寸仅44*35mm,8层沉金工艺PCB,工业级元器件选择,运行温宽-40℃~+85℃,确保产品在苛刻环境下稳定运行。

https://www.forlinx.com/product/123.html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789916-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在线工具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