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理想的MCU+FPGA架构

发布时间:2011-7-11 15:42    发布者:绝对好文
关键词: Astro , FPGA , NIOS , Zynq
作者:特权同学

软核虽然很灵活,也很便利,但是毕竟在FPGA中有很多受限之处。性价比低是其一,性能上也不敢与同等水平的处理器相媲美。因此,各大FPGA制造商在继续降低晶圆工艺的同时,纷纷找来合作伙伴力求在嵌入硬核方面有所作为。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ARM联手xilinx、INTEL联手altera……只不过,这些都不是咱们这群芯片级小喽啰们正真关心的。管他什么Cortex-M0又 MIPS的,我们所关心的是到底哪个架构最实用最便利,还要“物廉价美”。

这种内嵌硬核的FPGA其实就是单片系统解决方案的最终归宿,但是话说回来,到底FPGA中潜入了什么样的硬核才算是真正的SOPC?altera一直在主推他们的软核,从号称全世界最通用的处理器NIOS II到目前正在炒作的MP32处理器;Xilinx也有软核MicroBlaze针锋相对,此外很早就有潜入IBM硬核PowerPC,现在又推出功能强大的Zynq-7000 可扩展式处理平台。但是,这些都能够满足大家的需求吗?基本上很难。在中低端应用上,北京政府力挺的国产FPGA京微雅格也适时的推出了自己的原创作品 Astro系列CSOC也曾让特权同学眼前一亮,虽然内嵌的51也能够跑到100M,只可惜其0.13us的工艺制程决定了FPGA逻辑难有大作为。

1.jpg
图1 NIOS II架构

2.jpg
图2 Zynq-7000架构

3.jpg
图3 Astro架构

其实,单从灵活性上来看,NIOS II绝对占上风,只可惜从某些方面比他还是拼不过硬核。性能是一方面,如果不外扩存储器,则非常受限于所应用器件的片内存储器资源。而后面二者,灵活性是有,缺什么外设直接用逻辑搭出来往总线上挂,但问题也和通用的MCU一样,集成那么些外设在大多数时候是有些浪费了,也许集成10个外设充其量只用了3、 5个,那么剩下的就是多余的,当今节约型社会这叫“浪费”。

因此,特权同学期望的架构如图4所示。不需要太丰富的外设,毕竟FPGA内嵌硬核的最大利好就是灵活性,因此我们势必可以将所谓的灵活性发挥到极致。也许这个架构简单到只要一个能够跑软件的“裸核”和必须的调试接口即可,其他所有的外设(包括最小系统运行必须的存储器接口等姑且都称作外设)都根据客户的需求自主架构。说白了,其实这成了一个“CPU+FPGA”的架构了,哈哈,这只是个人的一厢情愿,也许只是个人觉得这样的架构最适合目前手中的一揽子项目。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4.gif
图4 更实用的架构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70723-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bijinyi 发表于 2012-1-19 10:39:50
不错。谢谢分享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