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SB接口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2010-8-10 14:33    发布者:lavida
关键词: USB , 数据采集
1 系统结构  

利用ADuC845单片数据采集器件和CH341 USB接口器件构成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的框图如图1所示。ADuC845完成模拟量数据采集、开关量的输入输出、控制电压PWM控制信号输出,CH341USB接口器件完成PC机与ADuC845的数据传输。  



ADuC845中的数据打包后经USB器件传送至PC机,利用 PC机的数据处理程序完成数据处理与分析,并将其显示在所设计的系统界面上。同时,将控制命令通过USB接口传送至ADuC845,实现对外围设备的控制。  

2 USB通信接口电路  

USB通信接口电路采用CH341器件,图2为其电路。图2中,P3是USB端口,USB总线包括一对5 V电源线和一对数据信号线。通常+5 V电源线是红色,接地线是黑色,D+信号线是绿色,D-信号线是白色。USB总线提供的电源电流最大可达500 mA,CH341和低功耗的ADuC845直接使用USB总线提供的5 V电源。  


CH341的RXD引脚和TXD引脚分别与ADuC845的RxD引脚和TxD引脚相连,由于传输数据。晶体Y2、电容C13和C14用于时钟振荡电路。Y2的频率是12 MHz,C13和C14是容量为15 pF的独石或高频瓷片电容。VD1为工作状态指示灯,R3为其限流电阻。R4是0 Ω电阻(磁珠),它能实现滤波及保护。C12和C11是独石或高频瓷片电容,C12容量为1 000 pF~0.01μF,用于CH341内部电源节点退耦,C11容量为O.1μF,用于外部电源退耦。  

设计印刷线路板PCB时,需注意是的:退耦电容C11和C12应尽量靠近CH341放置;使D+和D-信号线贴近平行布线,尽量在两侧提供地线或覆铜,以减少外界的信号干扰;尽量缩短XI和XO引脚相关信号线长度,为减少高频时钟对外界的干扰,可在相关元件周边环绕地线或覆铜。  

3 数据采集与控制电路设计  

数据采集与控制电路以ADuC845为核心,电路如图3所示,该电路提供10个24位的A/D转换器输入通道,输入端接有1 kΩ的电阻和0.1μF的滤波电容器。12位电压输出 D/A转换器经运算放大器OP284缓冲后输出;也可提供双16位PWM输出和8路开关量的输入/输出。ADuC845的RxD引脚和TxD引脚分别与CH341的RXD引脚和TXD引脚相连,实现数据传输。晶体振荡器电路采用32.768 kHz晶振Y1,电容C18和C19根据系统需要调整确定。数字电路的电源端分别连接0.1μF的退耦电容到地。模拟电路的电源端连接0.1μF和10μF的退耦电容到地。退耦电容应尽可能的靠近电源放置。  


4 系统主要程序设计  

4.1 USB通信接口电路驱动程序  

USB通信接口电路的USB端口与PC机连接。对PC机而言,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是一个具有USB接口的功能部件(或称下位机)。PC机通过虚拟串口设备直接传输数据到下位机。USB通信接口电路驱动程序代码如下:  

[CH341S98.9X.AddReg];//用于添加注册表部分  



4.2 A/D采样程序  

以下给出A/D采样程序的部分代码:  



5 结语  

该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以ADuC845为核心器件,采样分辨率高(20位),系统温漂小(10 nV/℃),运行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利用USB接口作为该系统的通信接口,安装灵活、传输速度快、可靠性高、易于扩展;利用PC机完成数据分析与数据处理。因此该系统设计适用于医疗设备、工业控制系统等数据采集与控制领域。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20558-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iscover浏览资源
  • Dev Tool Bits——使用条件软件断点宏来节省时间和空间
  • Dev Tool Bits——使用DVRT协议查看项目中的数据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ata Visualizer进行功率监视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