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楼主: wb61850

从零开始,从现在开始,一天一点进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18: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没有人能活到300多岁。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18: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OK,我们看一下当时的中国。
1706年即公元1706年,是一个平年,是农历乙酉年(鸡年),清圣祖康熙四十五年。
原来富兰克林是属鸡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18: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们大家要善于查阅资料。
要不是今天查了一下,还真不知道富兰克林是属什么的。
也不知道,富兰克林是出生于清朝康熙年间的啊。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18: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富兰克林”是电学的“开山鼻祖”。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18: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富兰克林,我们今天就了解到这里。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楼主| 发表于 2014-1-4 08: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lin,1706~1790)美国科学家、物理学家、发明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1706年1月27日生于波士顿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英国移民,从事肥皂和蜡烛制造。由于家庭贫寒,从8岁起只上了两年学就辍学当了学徒,从12岁起到他大哥的印刷所里当学徒,以后长期从事印刷工作。他刻苦自学,他说:“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他常常去找别人或书店借书,利用深夜读书,清晨就去归还。他曾以笔名Richard Saunders投稿,报纸编辑以为文章“出自名家手笔”。他不仅从书本上学习各种知识,还辗转到纽约、伦敦、费城等地流浪,在社会生活中学习。21岁时,他在费城创办了北美第一个青年自学团体“共读社”,组织工人、技师、鞋匠、瓦匠、诗人等每周星期五来讨论哲学、科学、技术、文艺问题。这个团体后来发展为1743年创立的美利坚哲学会。1769年他被选为该会的会长。25岁时他又在费城创办了北美第一个公共图书馆,以后发展为北美公共图书馆。45岁时,他又创办费城学院(即后来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作为政治家,在美国和世界历史上,有许多重要事件与富兰克林有关。他在北美独立战争中起了重大作用,是美国的创建人之一,参与了起草《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1776~1785年他出使法国,他的科学声誉和广博的知识,十分有利于他的外交使命,在他的努力下,1778年缔结了美法联盟。1787年当选为制宪会议代表,担任宾夕法尼亚州最高行政议长。他积极反对压迫和奴役黑人,积极主张废除黑奴制度。在他的一生中,获得过许多荣誉。1753年获得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科普利奖章,同年获得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荣誉学位。1756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772年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的外国院士,1789年当选为彼得堡科学院的外国院土。他的主要科学工作是在电学方面。这在他的一生中只占十年左右。1743~1744年间,富兰克林在费城和波士顿看到了来自苏格兰的斯宾塞(A.SPence)博土利用玻璃管和莱顿瓶所做的简单的电学实验时,心中激起强烈的探求欲望。他买下了全部展品,一位他在伦敦英国皇家学会结识的朋友柯林森(Peter Cdlinson)得知后,又给他寄来了大批书籍、电学著作和某些摩擦起电的设备。富兰克林和费城哲学会的朋友们一起进行了许多电学实验和理论探索。富兰克林在电学上有许多重要贡献通过实验,他对当时许多混乱的电学知识(如电的产生、转移、感应、存储、充放电等)作了比较系统的清理。他曾把多个莱顿瓶联结起来,储存更多电荷。他用实验证明莱顿瓶内外金属箔所带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1747年5月25日他在给柯林森的信中,提出了电的单流质理论,并用数学上的正负来表示多余或缺少这种电流质。他还认为摩擦起电只是使电荷转移而不是创生,所生电荷的正负必须严格相等——这个思想后来发展为电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电荷守恒定律。他利用这一理论说明了带介质的电容器原理。富兰克林的第二项重大贡献是统一了天电和地电,彻底破除了人们对雷电的恐惧。1749年,他的夫人丽达在观看莱顿瓶串联实验时,无意碰到莱顿瓶上的金属杆,被电火花击倒在地,卧病一周,使他更坚定了探讨雷电实质的决心。他一方面列举了12条静电火花与雷电火花的相同之处,一方面通过岗亭实验和风筝实验(1752年6月)给予实验证明。他的一封封书信通过柯林森在英国皇家学会宣读,开始时受到的是嘲笑、怀疑,后来他的论文集《电学实验与研究》出版,特别是风筝实验的报告轰动了欧洲,使人们看到电学是一门有广大前景的科学,避雷针也成了人类破除迷信征服自然的一项重要技术成果,推动了电学、电工学的发展。富兰克林对大自然有着广泛的兴趣。他研究过物体(尤其是金属)的热传导、声音在水中的传播、利用蒸发取得低温的方法;他还研究过植物的移植、传染病的防治;在横渡大西洋时,他观察了海湾暖流对气候的影响,测量了海水的流速和温度等等。作为发明家,他发明了高架取书器、老年人使用的双焦距眼镜、三轮钟等。1790年4月17日他在费城逝世,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只自称“印刷工富兰克林”而绝口不提后半生的重要职务。"
——摘自《百度知道》
发表于 2014-1-6 14: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1-6 20: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05: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哈
大家觉得学电累不累啊?
学电苦不苦啊?

我知道大家想说什么,嘿嘿
是不是又苦又累啊

其实苦和累都还是次要的啊,主要的是很少有人理解我们啊
大家有没有这种感受啊,肯定有吧。

那么怎么办呢?
俺“850”送给大家一句话:“坚持、坚持,再坚持!”
如果您实在坚持不住了,那么只有退出这个行列了。
这不怪您,我们可以理解您。

那么我们还在奋斗的人,就请坚定您的信念吧!

还记得我们的老祖宗传下来的话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05: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在鼓励大家的时候,也是在鼓励我自己。

”弟兄们辛苦了,坐下来喝碗茶吧。“

无论多少困苦,都被大家的一点点称赞、一点点进步,一点点喜悦给吹的烟消云散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05: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学习电学有什么现实的意义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电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电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一。
大家可以放眼望去,那一点能离开”电“呢
所以学习电学有利于个人、有利于集体,有利于国家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05: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作为一个公民,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我们要做一个”守法“的公民,这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05: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OK,我们在学一点哈。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06: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是18世纪美国的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外交家。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为了对电进行探索曾经作过著名的“风筝实验”,在电学上成就显著,为了深入探讨电运动的规律,创造的许多专用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充电、放电等成为世界通用的词汇。他借用了数学上正负的概念,第一个科学地用正电,负电概念表示电荷性质。并提出了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的思想,后人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他最先提出了避雷针的设想,由此而制造的避雷针,避免了雷击灾难,破除了迷信。”——《360百科》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06: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oK,“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充电“,”放电“这些名词,都是富兰克林首创的哈
据说,”带正电的物体“和”带负电的物体“这样的概念也是富兰克林首创的。
也就是说”电场力的方向“实际上是由富兰克林首先规定的,虽然实际电场力的方向是相反的。但是”习惯使然“,因为对具体问题的影响无关紧要,所以也就一直延续下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06: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OK,看来我们要理解富兰克林的电学理论,那么首先就要从“电荷”开始了
什么是“电荷”,这是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问题。
今天就到这里吧,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书中分解。谢谢大家
 楼主| 发表于 2014-1-8 07: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早上好,我们在学习一会
 楼主| 发表于 2014-1-8 07: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今天学习一下电荷
那么什么是电荷呢?
俺以为啊,大家要想对“电荷”这种东东,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的话,应该对两个人了解一下哈。
那两个人呢?
牛顿”和“莱布尼茨
 楼主| 发表于 2014-1-8 07: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是不是觉得这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啊
其实不然
“电学是一门综合学科”,也可以说电学是“综大成者”
 楼主| 发表于 2014-1-8 07: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英格兰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和炼金术士。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2005年英国皇家学会进行了一场“谁是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的民意调查,在被调查的皇家学会院士和网民投票中,牛顿被认为比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更具影响力。”
—— 《360百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