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自动化产业发展的新突破口

发布时间:2013-5-2 16:48    发布者:gangtian
关键词: 自动化
由中国的当代国情决定极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但在国内工业自动化市场占领统率位置的依然是国外品牌,当前形势可见,国内企业在自动化这大舞台中依然处于“配角”的位置。

碍于历史原因,中国工业化进程较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段距离,工业自动化技术和产品的发展要比国外晚了数十年,基础薄弱,因而在与国外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大企业竞争时,难免会显得力不从心。这还只是国内企业处于弱势的原因之一,除了历史原因,还有哪些因素阻碍了国内企业破茧成蝶?

通过对国内工业化企业的调查,发现国内企业在面临如何协调生存与发展的关系上,仍然是个颇为辣手的难题。

工业自动化企业决定投资一个新产品,从立项到成熟,到在工业化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为企业带来利润,5年的时间是必须的。然而,谁又能保证这家企业能平安地渡过这5年呢?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摆在许多国内工业自动化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

目前,许多国内工业自动化企业的产品线不全,新老产品的生命期没有很好的过度,从而造成产品断代。老产品竞争力越来越弱,利润越来越低,而新产品却迟迟不能挑起大梁,企业就此一蹶不振。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条:其一,主观上急功近利,企业只想到当前资金的流入,而没有考虑到长远的投资;其二,客观上,大多数国内工业自动化企业都存在缺乏资金支持、人才流失严重的困难;其三,自主知识产权的匮乏是一个最致命杀机。

为何在令人骇人听闻的金融危机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了233亿美元的合同销售额,同比增长了46%,让其他的国际通信巨头惊羡不已。广东万和集团年度销售增长了35%,即便是受到元旦、春节假期影响的情况下,增长仍达11%。

这些“风景独好”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着雄厚的自主知识产权实力。它们在经济严冬的环境下,比仅依靠加工赚取微薄利润的企业,具有更强的御寒能力。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14502-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了解一下Microchip强大的PIC18-Q24 MCU系列
  • 为何选择集成电平转换?
  • 安静高效的电机控制——这才是正确的方向!
  • 5分钟详解定时器/计数器E和波形扩展!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