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th 电动汽车标准法规国际研讨会第2日
发布时间:2012-11-22 16:34
发布者:yulzhu
关键词:
电动汽车
今日是第二日,赶着要回家,所以最后三个讲演就没听,不过还是把今天的内容给整理在这里。这里谈个小经验,遇上日本公司的讲演者,还是需要配备同声传译的 装备,今天我就是过于自信,导致听Yoshitaka ASAKURA和Hidenori Tomioka两位日本老先生的讲演。 1. DIN Mario Beier 《德国的国际标准活动》 介绍了DIN的一些基本情况,还有德国的电动汽车标准的Roadmap,以及国家电动化平台NPE。主要还是介绍些ISO/IEC标准的基本情况,没有太多的实际内容。 Reference: 2. Version Standardization Roadmap Electromobility(4.2 MB) 3. Standardization-Roadmap Electromobility (2.8 MB) NPE - Progress Report (9.4 MB) 2. 国家电网 贾俊国 《标准化只能充换电服务网络是电动汽车安全规模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对着车企谈换电,贾处表示有些心情复杂。虽然IEC已经接受了换电标准作为一项世界性的标准,但是电网公司还是要继续挑大梁了,在未来前景不是很明确的情况 下,步伐也就很难跨大。不过至少GB的组合直流充电(GM Combo)的想法,被明确的质疑是否考虑过通盘的成本与应用。电网最大的问题在于过于考虑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和不计赢利性了,这个就很难坐下来细细去考 虑成本和有效率的运营模式。一下子把摊子铺开,固然面上好看了,但是需要付出持续的资金去维护这些设施和电池。相信过个几年,充电和换电就不会是一个争 论,而是不同的方向性了。 3. GM David LAKE 《电动汽车安全的先进技术》 这里GM介绍了电动汽车运营过程之中的安全问题,也是拿钱买来的经验。 事故发生之前 车辆安全系统 电池的安全开发 电池安全测试 事故发生时 Volt里面的气囊真多啊(驾驶员、副驾驶、膝盖*2和头帘气囊) 事故发生之后 消防救援人员的安全培训,提供高压部件的布置说明 Onstar(Telematics)系统 我看现场有人问Volt的事故问题的,可以看原报告《Chevrolet Volt Battery Incident Overview Report》。 4. TOYOTA Yoshitaka ASAKURA 《日本锂电池危险品运输要求现状》 介绍了JARI下的日本电池工作组情况,花了很多的篇幅介绍海洋运输、空运和陆路运输的法规情况,特别介绍了UN38.3的测试情况,其实随着ISO标准的逐步建立,电池系统测完完备的测试,38.3里面的测试是否需要再测一次,值得商榷。 5. 广东工业大学 张国庆 《动力电池安全热管理》 注意,这里介绍的相变材料的研究,所有的电池都小于10Ah。采用蓄热的理念,仅仅是多了一个热缓冲区,在整个电池包还需要考虑整体的方式将热传递出去,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使用更为高效的热传导或者直接液体回路落实到单体呢?所以这个就有些不太靠谱了。而且混合动力的电池组产热和纯电动的电池产热由于功率 和时间的问题,要小得多。前者可以用风冷,后者就比较难了,LEAF到底怎么样要看今后几年的情况。再观察观察相变材料吧,先解决电导率和重量的问题。 6. JARI Hidenori Tomioka 《锂电池安全评价试验的国际标准化》 主要还是介绍燃料电池的,实验室比较有趣。 ![]() ![]() 在介绍中,对于安全评估的项目做了一些整理: 运输 在途 震动、环境 装车后 震动、环境、负荷条件、加速和减速 存储 在途 环境 装车后 环境、负荷条件 使用 驾驶(放电) 环境、震动、热量、高温、过放、系统错误 驾驶(能量回收充电) 环境、震动、过充 停放(充电) 环境、过充、过高电压 停放(闲置) 环境 碰撞 碰撞 碰撞、火、穿刺、翻滚 Abuse评估的安全表示是2008年的,所以意义不大,因为很多标准都进行了修订,比如SAE2464,所以还不如更新一下表格再提出来可能比较合适。 7. VDA Ehbert Frutzsche 《德国汽车工业界的电动汽车标准》 和昨天的观点是类似的,电动汽车标准不是为了某几家企业得益的,而是需要遵循WP29的协调协议下进行。ISO和IEC都合作了,地区性的ANSI、SAC、DIN/DKE都得跟上啊,呵呵。 8. VW Heiko Mertens 《ECER 100对电池的要求》 重申了ECER 100的100kN的定义,德国人对于500kN表示了严重的不满,于是给出了这样的数据。 从100kN=>500kN 增大了单体内部的容量限制 电池重量可能会增加100% 从性能上来看,同样的一个PHEV会导致 -11%的续驶里程损耗 6%的单车能耗 潜 台词:其实这个500kN,让各家车厂可能需要在电池里面加入填充物或者外壳比内部的正负极要大很多,这样才能完全挤压。德国工程师们装了无数电池包,拿 着车子去前撞、后撞、侧撞,通过采集数据和统计分析,得出只要放在合适的安全区域,就会小于100kN的数据。到了中国这里就行给了吓人的数字,你要知道 以前这种数字竟然有200多款中国EV通过了QCT743,你觉得中国厉害不?德国人看不懂了,所以这次无数次提及WP29和UN的框架,谁让人家老实 呢。其实地球人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只不过看工程师们怎么去看待和评判了。 9. Daimler Ralf Noha 《电网保护和家庭充电安全》 其实充电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电力配电基础设施的问题。就像美国人需要自己DIY给家里布线一样,德国人的房子有的地方也很老,也有很多不合规定的地方。所 以,想要将一天吞吐10kwh的的电动汽车安全的充电,确实是件费力的事情。按照上海的情况,买个电动车意味着跑步进入第三档。 ![]() 以后在那些富裕的别墅区,其实可以部署PLC控制系统,以调整配电负荷。 10. 菲尼克斯 杜品圣《充电连接器的安全与应用》 再听一遍,总觉得换电零部件体系有些势单力孤。 11. CATARC 孟详峰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安全与标准》 孟博士讲的还是很通俗易懂的,最主要是贡献出来了PPT。电池分表委2012年都忙电池和安全去了。 12. BMW Albrecht Pfeiffer 《Combo系统的充电安全》 Pferffer讲的内容,结合Function Safety的概念,是个非常好的Concept阶段的模板,我怀疑BMW就是把直流充电相关的Safety Concept的成果摘了一些出来。这块单独做个系统的导图容后说明吧。 ![]() ![]() 13. 电力转换器的标准与测试 这个就是纯粹的广告和宣传了,看材料的话。 14. Honda Naoki Kinoshita 《纯电动汽车高压电安全》 看材料是科普了电池组触电方面的电气安全介绍,很浅显。 15. CATARC 刘桂彬 《电动汽车整车安全与标准》 看材料有些没看明白。相关材料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