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东芝推出小型封装车载光继电器,可实现车载电池系统1500V输出耐压

发布时间:2025-8-21 21:46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光继电器 , TLX9161T
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东芝”)今日宣布,推出一款采用小型SO12L-T封装的车载光继电器[1]“TLX9161T”,该产品输出耐压可达1500V(最小值),可满足高压车载电池应用所需。新产品于今日开始支持批量出货。

image001.jpg

更短的充电时间以及更长的续航里程对于电动汽车的普及发展至关重要,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电池系统的更高效地运行。电池管理系统(BMS)通过监控电池的充电状态实现系统高效运行,同时监控电池与车身之间的绝缘情况,以确保高压电池的安全使用。此外,BMS采用了电气隔离光继电器来处理高电压

东芝的新产品是一款输出耐压为1500V(最小值)的高压光继电器,是东芝TLX9160T光继电器的小型化版本。通过内置MOSFET芯片的尺寸小型化实现SO12L-T封装,其贴装面积比TLX9160T的SO16L-T封装小约25%[2]。此外,这一尺寸的缩小也有助于实现电池管理系统的小型化和成本降低。引脚间距和引脚布局与SO16L-T相同(图1),可使用相同的焊盘尺寸设计。

image002.png
图1:SO16L-T和SO12L-T的引脚分配及焊盘图形

全新光继电器采用了相对漏电起痕指数(CTI[3])超过600的树脂,属于IEC 60664-1[5]国际标准中的I类材料[4]。引脚配置可确保探测器侧的爬电距离在5mm以上[6](图2)。这些特性均符合IEC 60664-1标准,可提供1000V的工作电压。

image003.png
图2:SO12L-T封装的引脚配置

未来东芝将继续扩大其车载光继电器产品线并提供可应对普及电动汽车挑战的解决方案,助力实现碳中和社会。


        应用:
-        车载设备:BMS(电池电压监控、机械式继电器粘连检测和接地故障检测等)
-        替代机械式继电器

        特性:
-        小型封装:SO12L-T(7.76mm×10.0mm×2.45mm(典型值))
-        输出耐压:VOFF=1500V(最小值)
-        常开(1-Form-A)器件
-        雪崩电流额定值:IAV=0.6mA
-        高隔离耐压:5000Vrms(最小值)
-        通过AEC-Q101认证
-        符合IEC 60664-1国际标准


        主要规格:
(除非另有说明,Ta=25°C)

器件型号
TLX9161T
触点
1-Form-A
绝对最大额定值
输入正向电流IF(mA)
30
通态电流ION(A)
30
工作温度Topr(°C)
–40至125
雪崩电流IAV(mA)
0.6
电气特性断态电流IOFF(nA)VOFF=1000V最大值100
输出耐压VOFF(V)IOFF=10μA最小值1500
推荐工作条件
电源电压VDD(V)
最大值1000
耦合电气特性触发LED电流IFT(mA)ION=30mA、t=10ms最大值3
返回LED电流IFC(mA)IOFF=100μA,Ta=–40°C至125°C,t=40ms最小值0.05
导通电阻RON(Ω)ION=30mA、IF=10mA、t<1s最大值500
开关特性导通时间tON(ms)IF=10mA、RL=20kΩ、VDD=40V最大值1
关断时间tOFF(ms)最大值1
隔离特性隔离电压BVS(Vrms)AC,60s最小值5000
电气间隙(mm)
最小值8
爬电距离(mm)
最小值8
封装
名称
SO12L-T
尺寸(mm)
典型值7.76×10.0×2.45
库存查询与购买
在线购买



注:
[1] 光继电器:原边(控制)和副边(开关)为电气隔离。直接连接至交流线路的开关以及接地电位不同的设备之间的开关可通过绝缘层控制。
[2] SO16L-T封装尺寸(10.3mm×10.0mm×2.45mm)与SO12L-T封装尺寸(7.76mm×10.0mm×2.45mm)的比较。
[3] 相对漏电起痕指数(CTI):一种表示绝缘材料在沿其表面形成电轨道(导电路径)之前的耐压能力的指数。
[4] I类材料:IEC 60664-1中对成型材料的一个分类,相对漏电起痕指数(CTI[3])为600以上的材料。
[5] IEC 60664-1:该标准为AC高达1000V或DC高达1500V的系统规定了绝缘配合的原则、要求和测试方法。
[6] 5mm以上:1000V工作电压、I类材料、污染等级为2(使用电气设备的工作环境的污染程度:污染物完全不导电,但可能因凝结而变得导电。)所需的爬电距离。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92019-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AOE | 时钟与时序(3/7):什么是时钟相位?
  • AOE | 时钟与时序(1/7):什么是时钟以及为什么我们需要优质时钟?
  • AOE | 时钟与时序(6/7):稳定性与精度的区别是什么?
  • AOE | 时钟与时序(5/7):什么是稳定性?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