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32-28纳米芯片将量产

发布时间:2012-9-27 09:15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中芯国际 , 28nm
来源:北京日报

昨日,中芯国际二期项目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基,将建设2条产能各为3.5万片的生产线。建成后将实现技术水平为32-28纳米的芯片在国内量产“零”的突破,进一步减弱国内高技术芯片对进口的依赖。该项目是本市继京东方8.5代TFT-LCD生产线后,又一个总投资超过300亿元的重大项目。

中芯二期项目计划建设2条月产能各为3.5万片,技术水平为45-40纳米、32-28纳米的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第一阶段将建设两个厂房和一条生产线。项目总建设期约6年,投资35.9亿美元。

“此前我们主流的产品是65-55纳米芯片,二期项目建成后,45-40纳米、32-28纳米这些更先进的芯片产品将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中芯国际公关总监夏鹰说。中芯国际位居世界集成电路代工企业第4名,是我国大陆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产品涵盖通讯、计算机、消费类、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及信息化等各个领域。据悉,32-28纳米芯片是目前国内芯片生产的最先进水平,也是国外最主流的芯片制造技术。

“我们就等着中芯32-28纳米芯片量产的那一天呢!它一量产,我们的新产品就能推出了!”中芯国际的合作伙伴、兆易科技副总裁何卫透露,与其他不少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一样,苦于国内没有足够先进的芯片生产技术,他们的一些电路设计产品要么从国外进口芯片,要么处于技术储备阶段,无法“真刀真枪”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

据悉,中芯二期项目的实施将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开发CPU、存储器、移动通信、数字音视频等高端芯片产品,提供稳定可靠的生产支持,有效带动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对促进北京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老百姓现在使用的智能手机,用来存储短信、通讯录、照片的存储器都要从三星等国外厂商进口芯片,而在中芯国际32-28纳米芯片量产后,我们国内厂商也能生产类似的产品了。”何卫充满期待地说。

目前,中芯国际分别在上海、北京、天津建有多条8-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其中北京的12英寸生产线自2002年启动建设以来,累计完成投资20多亿美元,月产12英寸晶圆片3.5万片。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98268-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iscover浏览资源
  • Dev Tool Bits——使用条件软件断点宏来节省时间和空间
  • Dev Tool Bits——使用DVRT协议查看项目中的数据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ata Visualizer进行功率监视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