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漏洞待填补 隐藏式门把手将迎国标 “严考”

发布时间:2025-5-13 14:37    发布者:Mai-迈

近年来,汽车设计领域的一项创新——隐藏式车门把手,成为了众多车型,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一大亮点。这一设计不仅提升了车辆的外观美感,还因能减少空气阻力而备受推崇。然而,隐藏式车门把手背后的故事及其潜在的安全问题,却鲜为人知。

5月8日,工信部官网发文,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文件规定了汽车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装要求、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标志要求、电动式车门外把手的防夹要求与试验方法、车门外把手和车门内把手的强度要求与试验方法、电动式车门把手的动态试验要求与试验方法。此文件适用于M1类、N1类汽车和多用途货车的车门把手,其他车辆车门把手参照执行。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隐藏式车门把手逐渐成为新能源车型的标配。特斯拉Model S等车型的成功,更是让这一设计风靡全球。然而,近年来多起因隐藏式车门把手失效导致的交通事故,却引发了人们对这一设计的质疑。在山西运城的一起追尾事故中,问界M7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在碰撞后失效,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类似的事故还有小米SU7高速公路碰撞起火、特斯拉Model 3碰撞起火等,这些事故无不暴露出隐藏式车门把手在极端场景下的安全隐患。
       从救援逃生角度,强化汽车车门外把手在碰撞以及车辆起火等事故场景的安全逻辑,增加机械或者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保证断电、碰撞等事故中车门系统能够开启,从而进行救援及逃生活动;保证翻滚、坠落事故中,能够防止门把手的误作用,从而降低乘员跌落风险;规范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应急式车门内把手易于识别的安全标志,保证标志可见性,从而降低乘员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难度;保证车门把手的结构强度,防止事故发生后门锁操纵机构功能丧失。
2024042914591423.jpg
        据悉,目前国内与汽车门把手相关的标准有QC/T 988-2014《汽车车外门拉手》、QCT1211-2024《乘用车车门内开拉手总成》,其对门把手的耐久、强度、耐高低温、耐振动、耐腐蚀等进行了技术要求。但是随着电动式、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应用,暂无标准对其布置、标志、安全功能、结构强度进行技术要求。

        隐藏式车门把手的设计让汽车外观更有科技感和美感。不过,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安全设计始终是首要考虑。希望汽车厂家在追求设计创新时,多考虑安全因素,留足安全余量。也期待国家尽快出台针对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强制国标,为行业提供明确的规范和指导。

(cr:网络)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87187-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iscover浏览资源
  • Dev Tool Bits——使用条件软件断点宏来节省时间和空间
  • Dev Tool Bits——使用DVRT协议查看项目中的数据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ata Visualizer进行功率监视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