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邱震海:中美贸易战下,企业家的破局之道

发布时间:2025-4-30 13:22    发布者:工程新闻

当前,中美贸易战的深层影响与全球经济格局重构成为核心议题。4月25日,在第四届大湾区青年企业家大会上,青年企业家导师、香港全球化中心主席、震海会创始人、著名时政评论员邱震海博士以其国际视野与战略洞察力,从历史纵深与现实博弈的双重视角,为青年企业家剖析这场世纪博弈的本质,并指明破局路径。现场气氛活跃,吸引线下线上近 500 万人次参与本次活动。



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邱震海表示,这段话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当下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全球经济局势。在这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中国企业家和年轻创业者的应对之策成为关键。

中美贸易战步入 “战略相持” 阶段

当前,中美贸易战已步入 “战略相持” 阶段,历经 “各自反制 — 战略相持 — 微妙转向” 三个阶段。美国对华关税最高达 245% ,远超中国制造业平均 10% 的利润空间,企图以贸易战遏制中国发展,重构全球产业链。中国迅速有力反制,双方加征关税的行为冲击了双方企业与全球经济。中国传统制造业企业订单减少,美国消费者生活成本上升。

近期,双方虽释放谈判信号,中国也表明愿在和平谈判基础上妥善解决争端,但这仅是 “技术性暂停”,并非结构性转折。正如 “古巴导弹危机”,表面缓和可能掩盖战略对抗本质。企业必须意识到贸易战的长期性,做好 “打持久战” 准备,抓住短期政策窗口调整供应链,同时为长期 “脱钩压力” 筑牢防线。



贸易战旨在重塑全球贸易秩序

特朗普政府发动贸易战,旨在重塑全球贸易秩序,让美国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多利益。美国认为自由贸易体制冲击其制造业,导致岗位流失,期望借此促使制造业回流,增强经济实力。从宏观层面看,美国是为维护全球经济霸权地位,遏制快速崛起的中国,在科技、金融等领域对中国全方位打压,阻碍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对比前后两次贸易战,此次涉及范围更广,从传统制造业延伸到高科技产业、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还与意识形态等因素交织,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冲击巨大,使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

中国在贸易战中,一方面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权益,对美国不合理制裁有力反制;另一方面,将贸易战视为加快产业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契机,企业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减少对国外技术依赖,构建更具韧性的供应链体系。

企业家应具备猴气、灵气、泥鳅气三种特质

邱震海强调,企业家要思考 “道” 与 “术” 的问题。“道” 关乎企业发展方向、价值观和战略思维,“术” 指具体经营策略和方法。贸易战背景下,企业不能仅关注短期利益和战术应对,要从长远战略高度谋划发展,明确自身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定位,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发展路径。

过去,中国企业多依赖低成本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低端。如今,贸易战和全球经济环境变化使这种模式难以为继。企业必须转向依靠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如华为面对美国技术封锁,加大芯片研发投入,推出鸿蒙系统,实现从依赖国外技术到自主可控的转变。

在应对策略上,企业家需在 “以不变应万变” 和 “主动转型” 间抉择。“以不变应万变” 并非固步自封,而是坚守企业核心价值和长期发展目标;“主动转型” 要求企业敏锐捕捉市场变化,积极调整经营策略。传统制造业企业可借助贸易战倒逼机制,加快产业升级;科技企业则要加大研发投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在当下中美贸易战的大环境中,局势复杂多变,对众多企业,尤其是对美出口的贸易企业冲击巨大。但这并非企业自身能力不足,而是中美两国战略博弈下的无奈结果,这些身处一线的企业,堪称民族英雄。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家理应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而企业在关键时刻,也应与国家紧密站在一起。

具体到行动上,对内,国家一定要托住民营企业,给予充分的支持与保障,此为“托”;还要助力民营企业实现市场转型,这便是“转”。对于年轻企业家而言,可能尚未深刻意识到企业转型的艰难程度。企业创始人的基因往往决定了企业的基因,所以,找准方向远比盲目努力关键得多。

大家都十分关心转折点何时出现。据邱震海研判,时间不会太久,或许3 - 6个月便会迎来转机。因此,建议那些传统的对美出口企业,抓住这难得的“小阳春”时机,尽快做出转变。实际上,“远离美国”这一观点,早在2019年香港全球化中心成立时我们就已提出,只是当时很多人并不相信,觉得是危言耸听,可如今局势正一步步朝着我们当年预言的方向发展。事实证明,与其被动等待、辗转拖延,不如尽早主动求变,中美脱钩大势所趋,企业必须认清现实。

邱震海提到,企业家应具备三种特质,即猴气、灵气、泥鳅气 。猴气,意味着要有像猴子一般灵敏的身手,面对市场变化能迅速做出反应;灵气,强调敏锐的嗅觉,要能感知到几十里、甚至几千米以外常人难以察觉的市场动态与潜在机遇,这对企业创始人与董事长尤为重要,而对于总监甚至CEO来说,更重要的是执行能力;泥鳅气,则是指企业要像泥鳅一样,巧妙周旋于雷区和安全区之间,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找到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尤其是在面对美国市场时,既要看到其发达的一面,也要谨慎应对其中的风险,学会在其中游刃有余地穿梭。

年轻创业者要从“术”走向“道”



对于年轻企业家,还有三点至关重要。第一,要从只关注短期利益的“术”,走向思考长远发展、关注宏观趋势的“道”。在如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埋头苦干固然重要,但抬头看路更加关键。不能只专注于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还要研究宏观方向,关注行业趋势、社会需求变化以及国家战略方向,否则即便自身能力再强,方向错了也难以取得成功。

第二,要准确认知世界和中国。我们必须承认,美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发达的国家,尽管我们说了很多美国存在的问题,可这一事实无法忽视。同时,中美脱钩已成必然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与美国彻底隔绝,也不意味着要贬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中国仍处于发展阶段,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短板也十分明显,比如在科技原创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作为企业家,要用开放的视野看待问题,既要清楚认识到中美脱钩的大势,又要凭借猴气、灵气、泥鳅气与美国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并且做到收放自如,如此才有可能成为伟大的企业家。西方对于中国而言,既是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也是值得学习的对象;中国在面对西方的压力时,既是受害者,更是奋起直追的奋进者,这种关系十分复杂,需要企业家们深入思考、准确把握。

第三,精确认知,周密部署。无论规划全球版图、全国版图还是周边版图,都要永远心怀最好的期望,但同时做好最坏的打算,正所谓“狡兔三窟”。在进入一个行业或市场之前,要充分调研目标客户需求、竞争对手情况以及政策法规变化,对市场进行精确认知;在制定创业计划或企业发展战略时,要注重每一个细节,从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都要周密部署,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竞争力,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邱震海勉励各位企业家,中美贸易战虽带来巨大挑战,但也蕴含新机遇。在这个时代,中国企业家和年轻创业者只有积极应对、主动转型,具备敏锐洞察力、正确价值观和勇敢战略勇气,才能在全球经济浪潮中找到生存与发展的新航道,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86710-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EtherCAT®和Microchip LAN925x从站控制器介绍培训教程
  • MPLAB®模拟设计器——在线电源解决方案,加速设计
  • 让您的模拟设计灵感,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 深度体验Microchip自动辅助驾驶应用方案——2025巡展开启报名!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