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旋波突破:中国瑞士团队用古老矿物破解数据覆盖难题
发布时间:2025-4-29 16:55
发布者:eechina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研究人员在自旋电子学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他们利用自旋波(一种无电荷磁波)替代传统电子流,实现了数据的传输与存储。这一技术有望大幅降低能耗,推动可持续计算的发展。 此前,研究团队已证明自旋波可以反转纳米磁体的磁化状态,用于存储数字信息。然而,自旋波信号无法重置磁性比特,限制了数据的重复写入。如今,瑞士联邦理工学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在《自然·物理学》(Nature Physics)发表的研究发现,赤铁矿(一种常见的氧化铁矿物)展现出独特的磁学行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 赤铁矿不仅储量丰富、环境友好,还表现出超越传统材料(如钇铁石榴石)的性能。研究发现,赤铁矿能同时激发两种磁子模式(自旋波的准粒子),而传统材料仅支持单一模式。这种双模式特性使得自旋电流的极性可被双向调控,从而有望实现数据的重复编码与存储。 这一发现源于实验中的意外现象。研究人员在赤铁矿样本中观测到异常的干涉图样,进一步分析表明,这是两种磁子模式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特性为开发超高频自旋电子器件奠定了基础,未来或可应用于下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 赤铁矿的磁性曾被认为过于微弱,但新研究揭示了其在先进技术中的潜力。该成果不仅提供了更环保的材料选择,也为自旋电子学的高效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每日科学》网站(www.sciencedaily.com)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