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屏福音!科学家找到延长OLED寿命的“钥匙”
发布时间:2025-4-28 19:19
发布者:eechina
高分辨率全彩显示设备(如可折叠智能手机和超薄电视)依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相比其它技术,OLED具有柔性、自发光、轻量化、超薄、高对比度和低电压等优势,近年来应用日益广泛。 OLED由多层超薄有机薄膜夹在电极间构成,每层功能各异。施加电压时,电荷在界面处复合并发光,但这一过程也可能导致有机层逐渐退化,影响设备寿命和效率。 为研究界面电子结构的变化,日本千叶大学的研究团队采用了一种称为“和频生成”(SFG)的非线性光谱技术,首次在运行状态下分析了OLED界面的振动和电子特性。相关成果于2025年3月10日发表在《材料化学期刊C》(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上。 团队通过电子SFG(ESFG)光谱技术,检测了三种不同结构的OLED设备。研究发现,施加电压时,空穴传输层的信号增强,而发光层的信号减弱,表明电荷流动存在差异。此外,方波脉冲电压实验显示,电子传输材料BAlq会改变发光位置,从而影响光的颜色、形状及能效。 该技术为非破坏性检测手段,能精准分析薄膜器件中的电荷行为。其应用有望优化OLED设计,提升寿命、能效并降低成本,加速超薄有机设备的普及。同时,该技术可大幅缩短材料研发周期,替代传统的试错和长期老化验证方法,推动显示技术进一步发展。 《赛特科技日报》网站(https://scitechdaily.com)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