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3|回复: 0

普源示波器DS1102使用教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键词: 普源示波器 , DS1102
一、连接与基本设置:快速上手
1. 硬件连接
电源连接:将示波器插头插入电源插座,按下电源键启动。确保电源线符合当地电压标准,避免过载。
信号输入:使用BNC信号线连接待测信号源与示波器输入通道(如CH1CH2)。注意信号线接地端正确连接,避免干扰。
探头设置:根据待测信号电压范围选择探头衰减系数(如1X10X),并确认探头补偿已正确调节(详见下文“探头补偿”)。
2. 初步调整
显示优化:调整示波器亮度、聚焦旋钮使波形清晰,并通过旋转屏幕角度旋钮获得最佳观察视角。
自动设置:按下AUTO”键,示波器会自动调整垂直灵敏度、时基等参数,快速呈现基本波形。若需手动调节,可在此基础上微调。
3MHO2000_副本.png
二、核心参数设置:精准测量基础
1. 垂直系统设置
耦合模式:选择DC(直流耦合)观察信号直流分量,AC(交流耦合)滤除直流成分,适用于高频信号分析。
灵敏度(V/div):根据信号幅度调整垂直档位(如2mV/div~10V/div),确保波形在屏幕垂直方向合理显示。
探头衰减校准:使用示波器内置的校准信号(如0.5Vp-p方波)验证探头衰减系数是否正确,避免测量误差。
2. 水平系统设置
时基调节(s/div):调整水平缩放(如2ns/div~50s/div),使波形在时间轴上完整显示。
触发源与模式:
触发源:选择信号源通道(CH1/CH2)或外部触发,确保波形稳定显示。
触发模式:
边沿触发:适用于常见信号(如方波、正弦波),设置触发电平可捕捉特定点。
脉宽触发:捕获特定脉冲宽度信号。
视频触发:分析视频信号同步问题。
触发斜率(上升/下降):选择信号变化方向。
3. 采样率与带宽
实时采样率:DS1102支持1GSa/s采样,确保高频信号不失真。
带宽设置:DS1102Z-E带宽为100MHz,测量高频信号时需确保带宽足够。
奈奎斯特定理:采样率至少为信号频率的2倍(如测量50MHz信号需≥100MSa/s)。
三、波形观察与分析:深入信号细节
1. 基本测量功能
自动测量:按下MEASURE”键,选择峰峰值、频率、周期等参数,示波器会自动标注结果。
手动测量:通过光标键移动游标,精确读取任意两点间的电压或时间差。
2. 高级分析技巧
相位差测量:同步显示两通道信号,通过水平位移功能观察相位偏移。
上升/下降时间:利用光标捕捉波形关键点,计算信号边沿变化速率。
数学运算:示波器支持加减乘除、FFT(频谱分析)等运算,辅助复杂信号分析。
3. 波形捕获与保存
单次捕获:按下SINGLE”键,示波器仅捕获一次触发后的波形。
存储功能:通过USB接口导出波形数据,或利用内置打印功能保存屏幕截图。
四、特殊功能与故障排查
1. 探头补偿调节
连接探头至示波器校准信号输出,调整探头上的补偿电容,使显示方波无过冲或欠冲,确保测量精度。
2. 触发异常排查
若波形持续滚动,检查触发源是否正确,或尝试将触发模式切换为AUTO”。
高频信号触发不稳时,可启用“触发释抑”功能抑制噪声干扰。
3. 安全注意事项
最大输入电压:DS1102Z-E最大输入为400VDC+AC峰值),避免超量程使用!
测量高压时需使用专用高压探头,并确保示波器接地良好。
更换保险丝前务必断电,使用符合规格(T2A, 250V)的保险丝。
五、实战应用案例:典型场景操作指南
1. 电源纹波测试
设置AC耦合,垂直灵敏度1V/div,时基1ms/div,观测开关电源输出电压的纹波幅度。
2. 信号传输延迟分析
同步连接信号源与负载至CH1/CH2,通过水平位移功能测量两通道波形的时间差。
3. 数字信号时序分析
使用边沿触发,设置合适的触发电平,分析时钟信号与数据信号的时序关系。
六、进阶设置与维护
1. 系统校准
温度变化5℃时,执行“自校正”程序(系统菜单→自校正),确保测量精度。
2. 波形内插与存储深度
启用Sin(x)/x”内插可平滑波形显示,长存储模式(1Mpts)适用于低频信号长时间观察。
3. 远程控制与自动化测试
通过LAN接口连接电脑,使用SCPI命令实现示波器远程控制,适用于批量测试场景。
MHO2000-2_副本.png
普源DS1102Z-E示波器作为一款高性能电子测量工具,掌握其基础操作与参数设置是高效测试的关键。通过本文教程,用户可逐步从入门级使用过渡到专业分析,结合实战案例与故障排查技巧,轻松应对各类电路测试需求。
安全提示:操作示波器时务必遵守电气安全规范,避免接触裸露电路,定期校准仪器以确保测量可靠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