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宁波制造到全球制造:优势产业集群赋能25年3月宁波机床展

发布时间:2024-12-16 10:34    发布者:工程新闻

如何做好宁波最大机床展?

既要有大规模企业群体,也需要有大量相关行业市场支持!


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镇,宁波凭借强大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在多个领域形成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2025雅卓宁波机床展将这一城市的产业集群优势融入展会规划,通过高端机床技术赋能本地优势产业,助力“宁波制造”迈向“全球制造”。


一、汽配产业:产值2300亿,出口额超1000亿元的行业标杆



图源:新华财经

宁波的汽配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23年,浙江汽车零部件规上企业达2662家,占全国比重超15%。其中宁波零部件企业占浙江达30%以上,相应的产值规模更是占到了浙江全省的60%以上。据宁波海关统计,2024年1-6月,宁波市出口汽车零配件总额达150.2亿元,同比增长12.8%。



图源:新华财经

2023年,宁波汽配出口额突破1000亿元,占全国汽配出口总额的12%,是中国汽配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以鄞州、慈溪、余姚为代表的汽配产业集群,涵盖发动机零部件、传动系统、整车零部件等多个领域。





汽车工业是机床装备最重要的用户市场,在国内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发动机、全电动变速箱、高压油泵驱动单元、轮毂单元、转向节、车桥、轴承、汽车底盘类等关键零部件制造需要大量的数控机床。


2025宁波机床展将携手本地汽配行业龙头企业,展示高效数控加工中心、激光切割设备等解决方案,助力汽配企业提升精密制造水平,进一步巩固其全球市场地位。


二、家电产业:年产值超3000亿元的智能化典范

慈溪和余姚是宁波家电产业的核心区域,2023年宁波家电产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其中出口额占全国家电出口的15%。作为全球小家电生产的重要基地,宁波的企业在智能化转型中已初见成效。



图源:央视《新闻联播》

在展会期间,智能化装配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精密模具等针对家电制造要求的先进技术设备将成为亮点。本次展会还计划邀请30多家家电制造龙头企业参与主题论坛,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抢占全球市场。



三、模具产业:全国领先的“制造基石”

宁波模具工业2022年销售总额616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175亿元,宁波模具产业年产值近700亿元,占全国模具总产值的20%。从汽车到家电、电子消费品,宁波模具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作为“中国模具之乡”,宁波以高精度、高效率、定制化的模具生产技术在国内外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本届机床展特别设立模具技术展区,汇聚100多家模具企业和设备供应商,展示最新模具加工技术及材料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物流装备:背靠“全球第一大港”的智能新赛道



作为全球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城市,宁波的物流装备产业迅速崛起。2023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达12.6亿吨,同比增长6%,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1200亿元。


仓储机器人、智能分拣系统、自动化输送设备等成为推动物流效率提升的关键。



2025宁波机床展机器人与自动化展区将集中展示这些新技术,预计吸引50家物流装备企业参展,聚焦行业热点需求,推动智能物流生态发展。


五、动力传动设备:年产值突破500亿元的多领域核心技术

宁波动力传动设备产业在电传动、液压传动和机械传动等领域占据全国领先地位,年产值突破500亿元。这一领域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工程机械等行业,为工业制造提供关键驱动力。    动力传动设备展区作为新增板块,预计将吸引60多家参展商,展示最新传动技术和设备解决方案,与相关企业深入交流合作。



“宁波制造”与“全球资源”的深度融合

本次展会预计展出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超过2000家,吸引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买家团体。通过展会,本地制造企业能够精准对接全球高端设备供应商,而国际品牌也能通过展会深度融入宁波的制造业生态。



图源:2024宁波国际机床装备展览会

此外,展会期间还将举办多场专题论坛及供需对接会,包括汽配产业对接会、家电行业高峰论坛、模具技术应用分享会等,预计将促成超过5000次高效商务洽谈。


从数据到未来:构筑制造业新高地

从汽配、家电到模具、物流装备、动力传动,宁波优势产业集群正通过2025宁波机床展这一平台全面升级。预计展会成交金额将突破15亿元,为宁波制造注入强劲动力,助力本地企业加速迈向全球价值链的更高端。


2025宁波机床展,宁波制造业的里程碑式盛会,诚邀全球制造领域的企业与专家共聚宁波,共同探索产业未来,共享制造辉煌!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78623-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PIC18-Q71系列MCU概述
  • 为何选择集成电平转换?
  • 基于CEC1712实现的处理器SPI FLASH固件安全弹性方案培训教程
  • 了解一下Microchip强大的PIC18-Q24 MCU系列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