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联大品佳集团推出基于联发科技产品和ChatGPT功能的AI语音助理方案

发布时间:2024-12-5 18:00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Genio , ChatGPT , AI语音
大联大旗下品佳推出基于联发科技(MediaTek)Genio 130芯片和ChatGPT功能的AI语音助理方案。

image001.jpg
图示1-大联大品佳基于联发科技产品和ChatGPT功能的AI语音助理方案的展示板图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各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从智能家居到自动驾驶,从健康管理到智能制造,AI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在这一波技术浪潮中,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特别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模型,凭借其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成为了推动人机交互迈向新高度的关键力量。针对这一趋势,大联大品佳基于联发科技Genio 130芯片和ChatGPT功能推出AI语音助理方案,其能够通过自然语言对话,提供丰富的信息和服务,帮助用户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image003.jpg
图示2-大联大品佳基于联发科技产品和ChatGPT功能的AI语音助理方案的实体图

Genio 130是联发科技旗下的单芯片SoC,其基于Arm Cortex-M33内核,工作频率可达300MHz,内置1MB SRAM + 8MB PSRAM,能够提供高效的运算能力。在连接方面,Genio 130支持Wi-Fi 6、BT 5.2等技术,极大提升设备的无线连接功能。除此之外,在语音控制方面,Genio 130(MT7933)内置HiFi4 DSP、3个ADC和2个DAC通道,能够提供语音活动检测和触发词检测功能,适合开发支持语音助理云服务的IoT应用。

ChatGPT是由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l在2022年推出的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作为一款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GPT基于预训练阶段学习到的模式和统计规律来生成回答。它能够理解并适应聊天过程中的上下文,实现与人类相似的交流方式。

image005.png
图示3-大联大品佳基于联发科技产品和ChatGPT功能的AI语音助理方案的方块图

在设计时,本方案通过搭建Linux开发环境(ex. VM + Ubuntu 20.04 LTS),导入Genio 130 SDK,进行OpenAI功能的开发与实现。具体言之,利用Genio 130评估套件(EVK)上的按钮(SW2)作为触发机制,激活麦克风开始收音。随后,将这些音频数据封装成HTTP请求包,并发送至OpenAI服务器进行处理。一旦接收到OpenAI服务器处理后的音频回应,内容将通过扬声器播放,以此完成与人之间的对话交流。

核心技术优势:
        Genio 130微处理器产品:
        基于Arm Cortex-M33架构处理器,时脉可达300MHz,内建最高8MB UHS PSRAM,提供高效运算能力;
        提供Wi-Fi 6、BT 5.2等无线连接技术,并具备双频(2.4GHz和5GHz)连接;
        Genio 130(MT7933)内置HiFi4 DSP、3个ADC、2个DAC通道,提供语音活动检测和触发词检测功能,适合开发支持语音助理云服务的IoT设备。

方案规格:
        联发科技Genio 130系列:
        Arm Cortex-M33处理器,时脉300MHz;
        Embedded 1MB SRAM and 8MB UHS(Ultra High Speed)PSRAM;
        Wi-Fi 6与双频IEEE 802.11 a/b/g/n/ac/ax 2.4G/5G连接子系统;
        蓝牙5.2连接子系统;
        Audio Cadence® Tensilica® HiFi4 DSP@600MHz(注一);
        硬件加密引擎(AES/DES/3DES/SHA/ECC/TRNG);
        电源管理单元;
        支持USB 2.0 OTG(注一);
        丰富的周边界面如:USB、SDIO、SPI master/slave、I2C、I2S、UART、AUXADC、PWM以及最多46组GIPO;
        提供FreeRTOS及Arduino开发SDK及多个范例专案,缩短开发时程。

注一:HiFi4 DSP、USB 2.0为MT7933提供支持。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77963-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为何选择集成电平转换?
  • 了解一下Microchip强大的PIC18-Q24 MCU系列
  • 基于CEC1712实现的处理器SPI FLASH固件安全弹性方案培训教程
  • 想要避免发生灾难,就用MPLAB® SiC电源仿真器!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