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成功研发16位量子比特半导体微型处理器芯片

发布时间:2024-9-9 09:05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香港理工大学 , 量子
近日,香港理工大学(简称理大)宣布了一项重大科研突破:该校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创的16位量子比特半导体微型处理器芯片,为量子计算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进展。

理大的研究团队在量子工程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通过精心设计基于量子叠加与量子纠缠的模拟方案,成功克服了传统超级电脑在模拟复杂分子振动谱方面的难题。该16位量子比特半导体微型处理器芯片在单个芯片上实现了制造和集成,其强大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展示。团队利用线性光子网络和压缩真空量子光源,实现了对分子振动谱的高效模拟,为量子化学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条件。

这项研究成果已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基于压缩真空态制备的大尺度光子网络用于分子振动谱模拟”。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理大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的博士后研究员朱慧慧博士,通讯作者为量子工程与科学讲座教授、量子技术研究院院长刘爱群教授。

朱慧慧博士表示:“我们的方法可以突破传统限制,实现早期的实用分子模拟,有望在相关的量子化学应用中实现量子加速。”她进一步解释,量子微型处理器芯片的应用潜力巨大,可用于处理复杂任务,如更加快捷、准确地模拟大型蛋白质结构或优化分子反应。这一技术将为药物研发、材料科学等领域带来深远影响。

刘爱群教授则指出:“我们的研究为解决实际的量子模拟技术开辟了新途径。下一步,我们将扩大微型处理器的规模,以应对更复杂的应用,造福社会。”他强调,理大研究团队的成功不仅在于技术上的突破,更在于为量子计算应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此外,理大的研究团队还开发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包括用于量子光子微型处理器芯片与控制模组的光电热封装、驱动软件及用户界面,以及可程式化的底层量子算法。这些技术的集成使得量子计算系统的应用更加便捷和高效。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71267-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安静高效的电机控制——这才是正确的方向!
  • 5分钟详解定时器/计数器E和波形扩展!
  • 无线充电基础知识及应用培训教程3
  • 无线充电基础知识及应用培训教程2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