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合成新分子大幅提升钙钛矿电池稳定性

发布时间:2024-7-25 18:04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钙钛矿电池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杭州7月25日电(记者朱涵)我国学者合成一种全碳基新型结构分子,用于制备“倒置钙钛矿电池”器件后,可在不牺牲器件效率的前提下,大幅度提升电池器件的稳定性。相关成果由西湖大学工学院王睿实验室联合浙江大学薛晶晶实验室完成,24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据介绍,典型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共有五层,自电池表面到内部为:透明导电氧化物、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光吸收层、空穴选择接触层、金属电极。在“倒置钙钛矿电池”中,电子传输层和空穴选择接触层的位置发生对调。

  “效率、稳定性,是评判钙钛矿电池‘表现’的两个最关键的维度。”论文通讯作者、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王睿表示,研究团队发现,“倒置钙钛矿电池”可以提升性能,但存在“休眠火山”式的缺陷,不够稳定,随时可能发生“故障”。这个问题和电池中空穴选择接触层的分子材料有关。

  研究团队跳出目前分子设计的化学框架,合成了一种基于全碳基结构“芘核”的新型分子“Py3”,并基于这种分子开发出空穴选择接触层的新型结构。

  研究人员表示,基于多项国际标准的老化测试显示,以新型分子“Py3”构筑的“倒置钙钛矿电池”器件具有优异的运行稳定性,使用寿命可超过10000小时,远超目前钙钛矿电池3000小时左右的使用寿命。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65882-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PIC18-Q71系列MCU概述
  • 5分钟详解定时器/计数器E和波形扩展!
  • 无线充电基础知识及应用培训教程2
  • 了解一下Microchip强大的PIC18-Q24 MCU系列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