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人工智能,四部门重拳出击

发布时间:2024-7-4 15:05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来源:全球半导体观察

7月2日,为加强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系统谋划,工信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标准委等四部门编制印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简称《指南》)。

《指南》指出,到2026年,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持续提升,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引领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形成。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标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成效更加凸显。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项以上,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全球化发展。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创造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实现快速发展,形成庞大市场规模。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经超过4000家。据央视新闻此前报道,有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增速13.9%。

与此同时,伴随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技术加速迭代,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创新技术群体突破、行业应用融合发展、国际合作深度协同等新特点,亟需完善人工智能产业标准体系。

《指南》介绍,人工智能标准体系结构包括基础共性、基础支撑、关键技术、智能产品与服务、赋能新型工业化、行业应用、安全/治理等7个部分,人工智能标准体系框架主要由基础共性、基础支撑、关键技术、智能产品与服务、赋能新型工业化、行业应用、安全/治理等7个部分组成。

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和战略性技术。为抢占先机,紧抓市场机遇,不少地方政府已出台了相关政策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并将人工智能产业列为未来重点产业。

如成都在《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年-2026年)》中提到,到2026年,人工智能产业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700亿元;广东在《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中指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4400亿...

工信部总工程师赵志国7月2日在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开辟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6G等新赛道,打造标志性产品,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全行业全链条普及应用。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63233-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基于CEC1712实现的处理器SPI FLASH固件安全弹性方案培训教程
  • 为何选择集成电平转换?
  • PIC18-Q71系列MCU概述
  • 想要避免发生灾难,就用MPLAB® SiC电源仿真器!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