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七届(深圳)国际增材制造、粉末冶金与先进陶瓷展览会

发布时间:2024-5-21 10:46    发布者:19230789805
关键词: 增材制造 , 粉末冶金
日期:2024-11-26
地点: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
网址:
2024第七届(深圳)国际增材制造、粉末冶金与先进陶瓷展览会
时间:20241126--29    地点: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
  
·组织机构        
主办单 安诚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展会优势        
深圳国际增材制造、粉末冶金与先进陶瓷展览会将于20241126--29地点: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强势开幕,一众龙头企业已踊跃报名参展,展示范围涵盖材料、粉末冶金、先进陶瓷、增材制造、设计、软件和加工技术等领域内一系列的前沿技术和设备。展会将聚焦行业发展的热点议题与行业发展新趋势,为终端用户带来创新技术与综合解决方案。随着多项利好政策出台及各产业对智能制造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国的增材制造、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市场深具潜力。据工业3D打印咨询公司AMPOWER最近发布的报告预测,环球增材制造市场到2026年的年增长率将达18.2%,规模将超过1,375亿元人民币。另外,全球粉末冶金领域的发展势头同样乐观,研究机构Grand View Research预计,在20212028年间,该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1.4%。事实上,相关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电力、消费品、模具制造、医疗和制药、牙科、通讯、运输、鞋类和定制生产等范畴。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之一,将致力迎合各方的采购需求,促进贸易合作、市场开发,销售互动,深入洞悉增材制造、粉末冶金与先进陶瓷市场未来发展新方向,打造高端制造展洽平台,促进增材制造产业加快发展。深度交流全球增材制造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为参展企业和参会客商提供了一个技术交流、产品 展示和贸易洽谈的新平台。
·日程安排
  展:2024年11月23-25                              幕:2024年11月26日
  览:2024年11月26-29                              展:2024年11月29日
·参展范围  
◆粉末冶金展览范围:
原材料:铁基粉末、有色金属粉末、雾化粉末、难熔金属粉末、不锈钢粉末、非金属粉末、钨粉、碳化钨粉、钴粉、镍粉、铬粉、碳化物、氮化物等。
部件/产品:铁、铜、铝、不锈钢基烧结零件、注射成型零件、电工合金、磁性材料、硬质合金与难熔金属、切削刀片类、耐磨零件类、木工刀具、圆型锯片、密封环、喷嘴等。
检测仪器:粉末化学成分分析仪器、粉末物理性能分析仪器、合金性能分析仪器、合金微观组织分析仪器等。
机械设备:烧结设备、成型设备、制粉设备、检测设备、磨削机床、线切割、电火花、各类气体供应装置等。
◆先进陶瓷展览范围:
原材料: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等。
部件/产品:结构陶瓷、电子陶瓷、高温陶瓷、陶瓷轴承、陶瓷刀具、光学陶瓷、陶瓷膜、陶瓷催化剂载体、生物医用陶瓷、陶瓷基复合材料、人工晶体、耐火材料等。
检测仪器:粉末化学成分分析仪器、粉末物理性能分析仪器、合金性能分析仪器、合金微观组织分析仪器等。
机械设备:备料、制粉、混合、成型、烧结、干燥、热工、后处理、测量/控制、实验设备等。
◆增材制造展览范围:
3D打印设备/材料:3D打印设备、3D打印材料(高分子粉末材料、金属粉末材料、陶瓷粉末材料等)
增材制造解决方案
增材制造材料、配件以及部件
基于激光的快速成型形技术和快速成形设备
三维扫描仪及相关软件
质量管理和计量
·参展事项
1、参展单位详细填写好《参展合同表》并加盖公章,邮寄或传真至组委会;
2、报名后,参展单位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将相关费用汇入组委会指定账户;
3、展位安排以“先报名、先交款、先安排”为原则,组委会有权对少量展位予以调整;
4、展品运输、展会接待、住宿等事宜将在开展前三个月组委会另行发送参展商手册。
·相关服务
1、协助安排境外企业展品运输、报关;
2、为参展代表提供便捷的服务,协助参展代表订宾馆、返程车票、机票;
3、协助参展单位举办各种形式新闻发布会、产品项目推广会、专题报告会和技术讲座等
4、安排相关参展单位与国外参观代表团洽谈活动;
5、提供观众登记的各种信息(包括联系方式、购买意向等)。
·参展联络
   址:上海市闵行区召楼路2370号
联系方式:安诚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联系人:柴星星 19230789805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57444-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